【佾】字是什么意思、字义及解释
一、舞之行列。周代舞人之列,一佾凡八人,八佾六十四人,六佾四十八人,四佾三十二人,二佾十六人。一说舞人行列成方形,行列人数相同,天子之舞人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即三十六人;大夫四佾,即十六人;士二佾,即四人。清、纽玉树《说文新附》:「佾,舞行列也。从人月声。」;三国魏、张揖《广雅·释诂》:「佾,列也。」;《左传·隐公五年》:「始用六佾也。」;《论语·八佾》:「八佾舞于庭。」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左·隐五年》传考仲子之公将万焉,公问羽数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也,故自八以下,公从之。《公羊》、《谷梁》传并谓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鲁侯国用六佾为僭。《谷梁》又引《尸子》说:『天子、诸侯皆八佾,鲁用六佾为厉乐。』厉者,减也。此礼家异说。服虔《左传解谊》云:『天子八八,诸侯六八,大夫四八,士二八。』与马此注同,八八为六十四人,六八为四十八人,四八为三十二人,二八为十六人。《白虎通·礼乐》、高诱《淮南·齐俗训注》并云:『六六为行列。』杜预注《左传》又谓:『六佾三十六人,四佾十六人,二佾四人。』《宋书·乐志》载傅隆议讥杜氏谓:『舞所以节八音,八音克谐,然后成乐。固必以八人为列,自天子至士,降杀以两,两者减其二列,预以为一列又减二人,至士止有四人,岂复成乐。』。」;汉、蔡邕《独断·上》:「天子八佾,八八六十四人,八者象八风,所以风化天下也,公之乐六佾,象六律也,侯之乐四佾,象四时也。」;《太平御览·乐部·舞》:「〈月令章句〉曰:『佾,列也,每佾八人。』。」
二、古作得。《集韵》:「佾,古作得。」
三、与逸通。《尚书·五子之歌》:「以逸豫厥德。」释文:「逸,本又作佾。」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