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洋脊】的意思和解释
- 位于大西洋、印度洋及南太平洋间深洋底的广大山脉。在三大洋中绵延长度达七万余公里,宽一千余公里,为地表最大、最长的山脉,几占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一。可分为顶峰区、侧翼区和破裂带三个部分。
中洋脊(mid-ocean ridge)
目录 |
定义
所谓「中洋脊」宜称「洋脊」,因「脊」已含「中」之义。洋背(Mid-ocean Ridge)为在大洋底上之山脉;其位置常在距两岸约一样远之一线上。
分布
各大洋之洋脊实相连贯,全长约为六万四千公里。此一洋底山系从北极海开始;入大西洋后通过冰岛;然后南入印度洋,绕至非洲与澳洲之间,在此分为二支。一支先向北,再向西北伸入红海,中途再分一小支南下东非洲成陆上大裂谷。另一支自马达各斯加岛之东东行至澳洲及新西兰之南;入太平洋后渐离两岸间之中线,向东北伸至墨西哥及美国西岸,最后潜没于北美洲之下。洋脊常被转形断层(Transform fault)所横截,两段分向左右移动而不复连续。
构成
洋脊之宽度不一,通常在五百至一千公里之间,在东太平洋者可宽达四千公里。洋脊可高出附近平坦洋底约二千公尺;表面崎岖,中央部分每成深一千公尺左右之裂谷。但在东太平洋下之洋脊则比较平滑,其上且少裂谷。构成洋脊之岩石全为时代甚新之玄武岩;在两侧较远处其上渐有沈积物,愈远愈厚。洋脊两侧之玄武岩呈现一种有重大意义之现象:即由其记载之磁场时正时逆(分别与今日磁场相同相反),交替出现,在洋床上排列成与洋脊平行之磁带,距洋脊愈远者愈古。此种磁带且在洋脊两侧左右对称,可依次对照。由此可见地球磁场在过去数百万年内时有由正转逆,再由逆反正之突然变动。
中洋脊与磁带之关系
洋两侧之有对称的磁带道破洋脊之成因。在洋脊之中央部分经常有玄武岩浆自地壳之下上涌;当其尚未凝固之时,其中磁性矿物即依当时磁场之正逆排列成行。其后再有岩浆上涌,即将前一期之玄武岩推挤至左右两方,此种动作持续不已。倘其间有磁场变动,洋脊两侧即各自形成正逆相间之磁带,左右对称。此事证明洋床以洋脊为中心向两侧不断推进,每一侧之速度为每年数公分。此种推进实为决定全球构造之板块(Lithospheric Plate)运动之起步。因此洋脊为板块边界之一种, 即分散边界(Divergent Plate-boundary),火山活动及浅源地震亦沿此边界各自成带。
关键字
- 中文关键字:中洋脊、洋脊
- 英文关键字:mid-ocean ridge
参考资料
- 中华百科全书:
- 见洋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