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盟】的意思和解释
【城下盟】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参「城下之盟」。见「城下之盟」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城下之盟」之典源,提供参考。
◎1《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伐绞,军其南门。莫敖屈瑕曰:「绞小而轻,轻则寡谋。请无扞采樵者以诱之。」从之。绞人获三十人。明日,绞1>人争出,驱楚役徒2>于山中。楚人坐3>其北门,而覆4>诸5>山下,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1) 绞: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在今湖北省郧县西北。
(2) 役徒:服劳役的人,指采樵者。
(3) 坐:坚守不去。
(4) 覆:隐藏、埋伏。
(5) 诸:之乎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词,「乎」是助词。
◎2《左传.文公十五年》新城之盟,蔡人不与。晋郤缺以上军、下军伐蔡,曰:「弱不可以怠。」戊申入蔡,以城下之盟而还。
◎3《左传.宣公十五年》夏五月,楚师将去宋。申犀稽首于王之马前,曰:「毋畏知死而不敢废王命,王弃言焉。」王不能荅。申叔时仆,曰:「筑室,反耕者,宋必听命。」从之。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
◎4《左传.哀公八年》吴人行成,将盟,景伯曰:「楚人围宋,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犹无城下之盟;我未及亏,而有城下之盟,是弃国也。吴轻而远,不能久,将归矣,请少待之。」弗从。景伯负载,造于莱门。
◎1《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伐绞,军其南门。莫敖屈瑕曰:「绞小而轻,轻则寡谋。请无扞采樵者以诱之。」从之。绞人获三十人。明日,绞1>人争出,驱楚役徒2>于山中。楚人坐3>其北门,而覆4>诸5>山下,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1) 绞: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在今湖北省郧县西北。
(2) 役徒:服劳役的人,指采樵者。
(3) 坐:坚守不去。
(4) 覆:隐藏、埋伏。
(5) 诸:之乎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词,「乎」是助词。
◎2《左传.文公十五年》新城之盟,蔡人不与。晋郤缺以上军、下军伐蔡,曰:「弱不可以怠。」戊申入蔡,以城下之盟而还。
◎3《左传.宣公十五年》夏五月,楚师将去宋。申犀稽首于王之马前,曰:「毋畏知死而不敢废王命,王弃言焉。」王不能荅。申叔时仆,曰:「筑室,反耕者,宋必听命。」从之。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
◎4《左传.哀公八年》吴人行成,将盟,景伯曰:「楚人围宋,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犹无城下之盟;我未及亏,而有城下之盟,是弃国也。吴轻而远,不能久,将归矣,请少待之。」弗从。景伯负载,造于莱门。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城下之盟」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城下之盟」原意是:敌国军队兵临城下,抵挡不住,被迫与敌人签订的和约。《左传.桓公十二年》有一段记载:春秋时期,势力强大的楚国常并吞周围小国,藉以扩张自己的势力。桓公十二年,楚王派兵攻打绞国,楚军在绞国南门外驻守,但绞国人坚决不出城门,所以一时之间无法攻下。为了诱出绞国人,楚军故意派不带武器的人到北门外打柴,绞国人果然中计,出城抓了三十个楚人回去,第二天更加大胆,出城追到山里去抓打柴的楚国人。没想到在回程时,中了楚军的埋伏,打了大败仗,只有被迫签下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后来「城下之盟」泛指被迫签订的屈辱性条约。如《宋史.卷二八一.寇准列传》:「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
书证
- 01.清.丘逢甲〈絜斋世丈以西园述怀诗见示为赋五古〉诗四首之三:「蹙国日百里,甘作城下盟。法弊不解变,残局空支撑。」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