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模式】的意思和解释
「垃圾桶决策模式」(garbage can decision making)
目录 |
源起
美国学者James G. March及Cohen D. Olson两人在《组织模糊与选择》(1976)一文中提出垃圾桶决策模式。
James G. March
James G. March [1]
Cohen D. Olson
Cohen D. Olson
《组织模糊与选择》
组织模糊与选择
意义
两位学者认为,机关组织的决策通常并非是经过理性思考计算之后的结果,实际上是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不经意碰到的一项产出结果。亦认为机关组织如同一个由问题、解决问题的替选方案、参与者、及选择机会四者混合而成的垃圾桶,这个机关最后所产生的决策如何,端视问题是否正好碰到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是否符合参与者的利益、以及决策者是否有机会同时发现问题与解决方案而定。此模式认为组织决策并无次序性,各决策要素间,例如问题、参与者、解决方案、选择机会等,彼此间并无一致的逻辑演变关系,决策的形成只是机会所造成的。
垃圾桶模式(Garbage Can Model)
提出者
柯恩(Michael Cohen)
垃圾桶模式(Garbage Can Model)
1.决策行为是在一个装有松散结构意见的垃圾桶中随便抽取完成的。(1)一堆问题(2)一堆解决方法(3)成员流通大
2.垃圾桶模式(Garbage Can Model)是一种非理性的决策模式,应用此一模式来探讨我国的一些教育政策或是决策的过程。最先是由Michael Cohen, James March, Johan Olson等人于1972年《A garbage ca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hoice》一书提出。而相关的概念,Lindblom在1959年就曾提及。这种模式是用来了解「无政府状态」组织(organized anarchy)的决策过程。「无政府状态」组织有三个特徵:目标模糊(problematic preferences)、对如何达成目标的方法亦不甚清楚 (unclear technology)、流动性参与(fluid participation)。
参考资料
产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