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谓性】的意思和解释
基本介绍:先秦学者论性以生之谓性为大宗,思孟性善之说为矫治其弊而提出,但并未获得普遍的认识。告子认为生而具有的叫做性,性的内容就是食色。荀子亦认为荀子:“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孟子所谓性主要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又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人性论的命题主要有:
(1)性善论--孟子,后来宋明理学以及王夫之、颜元、戴震都主张性善论。
(2)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后来王安石亦主性无善恶。
(3)性恶论--荀子。(晋代仲长敖着《核性赋》,亦主性恶。)
(4)性有善有恶论--世硕。后来董仲舒、扬雄亦主此说)
(5)性三品论--王充、韩愈。
(6)性二元论一张载讲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程颢、程颐讲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朱熹讲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朱门弟子讲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此说受到王夫之、颜元、戴震的批评。
承接现象:超越本性的重获重视,乃是受到二氏的影响,而隋唐重玄学家的道性论,则对理学家人性论的提出有相当的帮助。理学家气质之性说的内涵,指出理学家的人性论大致可以区分为三个类型,而且与其本体、宇宙论互相建构,息息相关。张载的太虚即气与与阳明的理气合一都是一种体用论架构,而在其人性论中,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亦有着非一非异的关系,道德实践则落在尽性或尽心上;程颐为了保持其天理本性的超越地位,因此在理气与性气间严格区分形上形下关系,而道德实践则落在穷理上;王廷相则认为元气乃唯一实体,反对一切本体性的概念,又认为气质之性是唯一的人性,义理之性是圣人所立之教,因此其道德实践的空间就十分受限。
而理学家的变化气质之说,以了解其成德之学的目的与工夫论的预设,并指出其工夫论与人性论亦有着互相建构的关系。张载强调由虚心得礼来变化气质,而阳明则藉由格物致知以成德,二者的变化气质工夫都有着浓厚的宇宙性,本文亦指出张载、阳明变化气质的结果与孟子相近,皆是一种冥契的经验;程颐藉由居敬、穷理与养气以与天理本性合一,但其变化气质工夫仍是个体性的;王廷相虽然亦有变化气质之说,但其在工夫论上十分薄弱,因为其学问基本上是理论的辩难而非成德之学,而其他的元气论者亦不免有此情形。生之谓性从古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但似乎有互补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