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法藏

拼音

fǎ zàng

怎么读

【法藏】的意思和解释

【法藏】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藏,形容多法聚集。法藏指佛陀的教法。唐.王维〈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达梵音皆曲尽其妙戏为之赠〉诗:「莲花法藏心悬悟,贝叶经文手自书。」唐代一位高僧的法号。康居国人,至祖父始迁居长安,故以康为姓。为严宗三祖。十七岁入太白山学佛,后从智俨听讲《华严经》,深受智俨赞赏,二十八岁才出家为沙弥。上元元年,奉诏在太原寺讲《华严经》。后诏京师十大德为授具足戒,并赐号贤首。从此以后经常参加翻译、讲经、着述。先后和地婆诃罗、提云般若、实叉难陀、菩提流志等共译事,特别对《华严经》的翻译贡献最大;亦于《华严经》研究最深,前后讲说《华严经》三十余次。将智俨所创的教相和观行作了详尽的发挥,成为华严宗的实际创立者。世称「贤首国师」。弟子以宏观、文超、智光、宗一、慧苑、慧英等最有名。着有《华严探玄记》二十卷、《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四卷、《华严经问答》二卷、《华严金狮子章》一卷等行世。
【法藏】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目录
法藏
时代

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卒于唐睿宗太极元年,享年七十岁。

传略

祖先为康居人,祖父时移居长安,遂以康为姓,父名康谧,曾任唐朝左卫中郎将。法藏出身于长安,为华严宗三祖。为追求《华严经》的奥蕴,十七岁时入华严二祖智俨门下习法,是智俨的在家弟子。智俨去世两年后,法藏是时二十八岁,适皇母武则天丧母,因皇室信教甚笃,武后乃欲舍宅为太原寺,并度僧以树福田,于是高宗下令法藏剃度出家为太原寺住持。法藏极受武则天赏识,且于剃度后四年或赐号为贤首,并多次奉敕主讲《华严经》,在武周时,华严宗成一大宗派。法藏出身官宦之家,与政治渊源甚深,曾先后为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及玄宗说法,故有「五帝门师」之称。法藏生活优裕,名重一时,主要致力于讲道及着作。华严宗以五台山为宣教中心,其说对后世宋学的成立以及禅宗思想的形成极有影响。

着作

着有《探玄记》、《五教章》、《起信论义记》、《华严经传记》凡三十余部,六十多卷。

见吴臻《中国思想史概论》 鼎茂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96年10月

【法藏】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法藏(643~712),唐代僧人,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卒于玄宗先天元年,华严宗第三祖,为实际创始者;俗姓康,字贤首,祖父时,自康居国迁徙长安,父曾受赐为左郎中。
      法藏十七岁入太白山求法,后闻智俨在云华寺讲〔华严经〕,遂前往听道,深受感动,求为门生;智俨对他也极为赞赏,尽传所学。二十六岁,智俨圆寂前,将他托付给弟子道成、落尘;二十八岁,获他们之荐剃度为僧,得受沙弥戒,隶属太原寺,时为高宗咸亨元年。
      高宗上元元年(674),法藏奉诏在太原寺讲〔华严经〕,又在云华寺开讲;此后广事传法、着述,并参加译经,先后与日照合译〔大方广佛华严经续〕,与道成、落尘同译〔显识〕、〔密严〕等十余部经论,大振华严宗风。武后曾命京城十大德为他授具足戒,把〔华严经〕中贤首菩萨之名赐为称号,故一般称为「贤首国师」,位极崇隆。
      据宋赞宁之〔高僧传〕说,法藏曾为僧众讲新译〔华严经〕,讲到〔华严世界品〕时,讲堂及寺中地皆震动;武后得知,令敕褒奖。又说法藏为武后讲经至天帝网义十重玄门等内容时,武后茫然不解;法藏于是指殿隅金狮子为喻,讲到一一毛处,各有金狮子,一一毛处狮子,同时顿入一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无边狮子,重重无尽,武后豁然领悟。这些说法后来被集录成文,名为〔金狮子章〕。
      法藏又曾为不了解刹海涉入重重无尽义的学者设计,取镜十面,八方安排(四方四角),上下又各排一面,相去丈余,面面相对,中安一佛像,燃一炬以照之,互影交光,学者尽皆大悟。从以上例子 ,可见法藏是一个 「善巧化诱」,深谙说法的高僧。
      法藏前后讲新旧〔华严经〕三十余遍,中宗、睿宗均礼请他作菩萨戒师。玄宗先天元年(712)在长安大荐福寺圆寂,年七十岁;葬于神禾原华严寺南边。
      法藏弟子甚多,闻名者有宏观、文超、宗一、慧苑、慧英等;着作亦多,主要有〔华严经探玄记〕、〔华严经文义纲目〕等二十余部、百余卷,堪称着作最丰富的大师之一。

--作者:郑郁卿

相关词语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