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千武】的意思和解释
目录 |
生平
本名陈武雄,另有笔名桓夫,1922年生于台湾南投名间,1938年举家迁居台中丰原,日据时代台中一中毕业。战时为志愿兵被派至南洋,战后复员返台。「笠诗社」发起人之一,曾任「台湾笔会」会长。1939年至1943年以日文创作,1958年起以华文创作,以笔名桓夫写现代诗,以陈千武的名字写小说。
陈千武就读台中一中五年级时,日本政府积极推动「改姓名运动」,日本人透过各种管道,威吓利诱,要台湾人把台湾姓名改为日本姓名,陈千武在学校带头反抗这项政策,因而遭到留校查看的处分,后来更因为以操行成绩丙毕业而无法继续升学。1935年他就读台中一中时,开始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并且尝试写新诗、短歌和小说。当时,作家杨逵在离台中一中不太远的地方经营花园,陈千武下课后经常前往,和杨逵、叶陶夫妇一起劳动并畅谈文学,这段经验,对于他日后文学观的形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1941年,陈千武从台中一中毕业,进入台湾制麻会做机械工,1942年就被徵调为“台湾特别志愿兵”,1943年9月30日赴南洋参战,前后四年亲身经历太平洋战争,并成为战俘,辗转于南洋群岛的战场与集中营,直到战后一年的1946年才被遣返台湾。这次战火经验,不仅在陈千武的左手臂上留下永远的伤痕,同时也一辈子烙印在这个殖民地子民的心中。
1967年起,以此太平洋战争经验,陆续创作一系列小说,1984年集结出版《猎女犯》,1999年改版为《活着回来—日据时代台湾特别志愿兵的回忆》就是记录这段台湾志愿兵的太平洋战争经验,同时也是一个作家对战争、人性,以及生命本质最深沈的思索。作品以诗为主,兼及小说评论。诗作富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现实批判精神,其诗作发表于《蓝星》、《创世纪》、《笠》等诗刊。
太平洋战争期间,他被迫以“台湾特别志愿兵”身份服役,远赴南洋,在帝汶岛的热带丛林中穿梭,战后又因工作的关系,使他经常出入中部的八仙山林场。对他而言,密林几近无所不在。包括了童年记忆中的故乡、青年时的原始丛林与壮年工作时的山林。从早期纯粹的密林描写转变到对社会的反省与自我的认知,密林意象经由诗人的生活体验,转变成家乡记忆与对爱情的憧憬。
获奖纪录有1976年《时间》获洪建全儿童文学奖佳作,1977年《猎女犯》获吴浊流文学奖,1984年《求生慾望》获洪醒夫小说奖,1985年《感性组曲钢琴小品集》获高雄市文艺奖特别奖,1988年获台湾新文学贡献奖,1991年获荣后台湾诗人奖、《声乐曲》高雄市文艺奖佳作,1997年获大墩文学奖,1999年获中兴文艺奖章、《人物系列》大墩文学奖第二名,2000年获南投县文学奖,2004年获大墩文学奖。
着作
诗集
《密林诗抄》(1963)
《不眠的眼》(1965)
《野鹿》(1969)
《剖伊诗稿》(1974)
《妈祖的缠足》(1974)
《写诗有什么用》(1990)
日译版《陈千武诗集》(1993)
《月出的风景》(1993)
《陈千武精选诗集》(2001,桂冠)
莫渝编《台湾诗人选集8:陈千武精选诗集》(2008,台湾文学馆)
小说
《猎女犯》(1984)
《活着回来》(1999,晨星)
评论
评论《童诗的乐趣》(1992)
《台湾新诗论集》(1996)
《诗的启示—文学评论集》(1997)
《诗文学散论》(1997)
翻译
《日本现代诗选》(1965)
《现代诗的探求》(1969)
创作观点
一、陈千武认为诗是认清自己的一种文学作品,面是用自己的皮张的、鼓声渗透着自己的寂寞心声,打鼓即是打自己的心声与主张,这个发自内心真诚的鼓声,一定要比别人来得响亮、好听。写〈鼓手之歌〉这首诗颇有为自己的精神辩护的意味。
二、对于这样一位从日据时代走到战后,并跨越母语(福佬话)、日文与中文之间的诗人,能坚持对文学创作的信念,经由痛苦地进行语言的中断和转换,还能够有如此耀眼的成绩。在台湾文坛上,这样大幅度的转变文学语言的作家群,史称「跨越语言的一代」。这个专有名词出自于同是前辈诗人的杜潘芳格,这是在一次日本诗人高桥喜久晴访台与笠诗社成员的座谈会中,杜潘芳格感叹而道出的心声,而后高桥喜久晴与林亨泰沿用下来。在语言纷杂的日据时代里,每个作家因为创作而使用不同的文学语言,因此而遭遇到的问题也不同,诸如传统汉文、台湾白话文、中语文言、中国白话以及日文。但是历经终战、禁用日文以来,如陈千武等这些在日据时代已经完全习惯日文创作的诗人,突然断止了创作的工具。然而,语言跨越犹可忍受,战后因为白色恐怖的政治牢笼而带给前辈作家莫大的恐惧,有些作家就乾脆停止文学的创作。陈千武以及跨越语言一代诗人群,忍受转换语言所带来的痛楚,对不同语言文字的文法与写作技巧重新学起,经过一段漫长的学习和摸索,他们重生了!然而,他们也已然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