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莱尔】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波特萊爾

拼音

bō tè lái ěr

怎么读

【波特莱尔】的意思和解释

【波特莱尔】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目录
生平

波特莱尔(Ch. Baudelaire, 1821-1867)可说是十九世纪法语文坛最引起争议的诗人,也是在死后最受哀荣的桂冠才子。他一生困顿,靠着父亲遗产过了几年逍遥阔绰的日子,其余的便是厄运与折磨。致有人慨言:他的一生乃是「典型的一生」,意谓诗人由于不被时代所理解、生不逢时且结局悲惨,而与世隔绝。他呕心沥血的诗作不为同代人所理解、诗集遭法院查禁,还得公堂辩解;成了遭人诅咒的诗人、被法院罚锾的作家,使他背负起颓废诗人、该死诗人的别号……。只有少数同代人激赏他的作品:大文豪雨果一八五九年十月六日写给他的信上说:「你赋予艺术的天空以人所未知的致命闪光,你创造了一道新的颤栗」。

着作

代表诗集有《恶之华》、《巴黎的忧郁》等书。

诗作欣赏

(一) 〈通感〉 大自然是一座神殿,那儿有活的支柱,不时发出含含糊糊的话语;行人从那儿穿越象徵之森林,森林凝视以熟稔之眼神。如悠长之回声于远处汇合,溶入黝黑深邃的和谐中;广漠如黑夜,浩瀚似光明,芳香、色彩、声响相互应和着。有芳香嫩如孩童肌肤,柔和像双簧管、翠绿好似草原;──另外一些,腐朽、浓郁、辉煌灿烂。具无限之扩张,宛如龙涎香、麝香、安息香、乳香,欢呼精神与官能之狂喜。

评价
法国象徵派诗人梵乐希(P. Valry, 1871-1945)在他闻名的论文〈波特莱尔的地位〉里直陈:「他的最大光荣……在于孕育了几位伟大的诗人,无论是魏尔伦、还是马拉美、还是韩波,假使他们不是在决定性的年龄读了《恶之华》的话,他们是不会成为后来那个样子的。……魏尔伦在感情和感觉上继续了波特莱尔,马拉美则在诗的完美和纯粹方面延伸了他。」又说:「到了波特莱尔,法国诗歌终于走出了法国国境。它被全世界的人诵读,使人承认它就是现代性的诗歌本身,产生了模仿,使许多精神丰饶多产。」 英国诗人、诺贝尔奖得主艾略特(T. S. Eliot, 1888-1965)不就这样说过:「(波特莱尔)乃现代及所有国家最伟大的诗人楷模」。似乎每个人都准备将波特莱尔作为自己信仰的代言人。

诗人波特莱尔最大的成就在于将本身就已经相当讲求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法文,提昇到可品、可味、可嗅、可观、可吟、可唱、可听的综艺美感经验里。他的一生时时刻刻都在冶炼文字。「他说话时斟词酌句,极小心地挑选每个字眼,并且以特殊的姿态念出某些词来,似乎要在这些词的下方打上个重点符号,给予它们一种神秘的涵义。他的嗓音中似乎带有斜体字和大写字母。」(戈蒂耶,《回忆波特莱尔》)波特莱尔在〈太阳〉(Le Soleil)那首诗里,透露了他是如何推敲寻觅文字的魔力:

我将独自把奇异的剑术锻炼,四处寻觅声韵之偶然;仿若行走于石子路上,在字里行间踉踉跄跄,有时,迎面撞上长久渴望之诗句

波特莱尔一生诗才洋溢,时刻都在锤炼文字,观察社会(主张诗人应像「漫游者」那样走入人群),他也是公认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文学评论家(最早论及「现代性」)、艺评家(最早理解资本主义美学机制)、美学理论家(提出「通感」原理及提倡「瞬间美感」、「以丑为美,化丑为美」等定律)兼傲世的翻译家(他曾花上十七年功夫翻译美国诗人爱伦坡的作品)。但他一生还是独锺诗人的志业(他亦是「散文诗」的奠基者──《巴黎的忧郁》即为个中翘楚)。波特莱尔阅历甚丰,惟一生充满困顿,怀才不遇,甚至遭时人诅咒、谴责、法院判刑、禁刊诗作等等,以致吸毒嗑药、放纵情色,最后病死在母亲怀里……朗读波特莱尔,永远都会令人感受到那一道新的颤栗。

补充资料

作家网站─Charles Baudelairehttp://membres.lycos.fr/chx/baudelaire/



责任编辑:陈思洁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