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学说】的意思和解释
动机是引发行动的一种冲动、慾望与需求。常以「动机」诠释个体的行为表徵。以大脑习性、归囚与分类化之机制运作,形成不同学派和意向性的动机学说和理论。例如教育领域着重探讨「学习动机」;企管领域将动机研究纳入激励人力资源项目。
现今动机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
1.驱力减低说(drive reduction theory),或称驱力还原论:Clark Hull于1943、1952提出,主张个体自有内在的驱力,势必将其转出成为确定的方式。
2.最佳激发水准说(Optimal arousal level theory),或称唤醒论(arosual theory):个体为了自身舒适感,需将驱力维持在一个确定的唤醒水平上。
3.诱因说(incentive):外在刺激出现会引发个体的特定动机。
4.本能论(instinct theory):认为动机是天性的。
5.心理分析论(psychoanalytic theory ):个体具有两种基本驱力为爱 (Eros)与死(Thanatos)。
二十世纪初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试图从本能(instinct)了解动机。另外,根据驱力理论,人类有基本生理需求(例如食物、水、睡眠),需求是一种能量和驱力的来源,驱策个体使用能量降低需求。以下将动机理论归纳三大取向---
(1)生理取向
1.生理平衡控制理论(homeostatic regulation)(Keesey等人):强调个体生理维持平衡状态的倾向。
2.对抗历程理论(Solomon):一种改变现象,用来解释人们获得动机时的情绪历程模式,会对抗现存的力量,而拉向平衡中性状态。
3.激发理论(Yerkes & Dodson):当神经系统的活动引起达到最适度的激发程度时,个体能表现最好。
(2)人格取向
1.需求理论(Murray):生理与心理需求构成个体基础进而与环境互动。关系需求、权力与成就,是重要研究之心理需求。
2.成就需求理论(McClelland):现实知觉影响成就的动机,成就需求高者,会寻找具适当挑战性的工作,并乐在其中得到成就动机。
3.需求层次理论(Maslow):需求包括关系、权力及成就。是一阶梯模式,一旦满足较低层次需求后便会试图向上。人本学派观点对于动机学说还包括势力场分析理论(Miller)、ERG 理论(Alderfer)、一致模式(Boshier)。
(3)认知取向
1.内在与外来激励物(Lepper、Deci等):个体被内在激励物(个人内心奖励)或外来激励物(来自外界奖励或惩罚)产生动机。
2.好奇心(Berlyne):最有力的内在激励物之一。与已经了解的事物相比,我们更喜欢探索适度新奇和复杂的事物。
3.自我决定(de Charm、Deci等):个体试图寻找方法已积极的探索与操控周遭的环境,如此可获得依种支配环境的感觉。
4.自我效能,或称为自我胜任(Bandura):个体希望感觉自己能胜任的,并有自信能为完成目标付出更多努力。
5.目标&计划(Tolman):目标与计划能提升动机,并使特定任务更可能完成。
认知观点其他还包括成就目标理论(Dweck)、归因理论(Weiner)、自我价值理论(Covington)、、期望价值理论(Vroom)、期待价量理论(Rubenson)。
参考文献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张郁雯、陈学志(2001)。心理学。学富文化。
林毅(2009)。心力的维读。交大友声。434,46-50。
陈亿贞译(2004)。普通心理学(Robert J. Sternberg原着)。 双叶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