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中國教育史

拼音

zhōng guó jiāo yù shǐ

怎么读

【中国教育史】的意思和解释

【中国教育史】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目录

上古

舜时,设庠为教,分下庠,上庠,七岁入下庠,庶老为师,十五岁入上庠,国老为师。

先秦到汉初

春秋时期,孔子办学,开启了私学教育。

夏商
教育萌芽

相传在夏朝,国家就设立了以「序」为形式的官方学校,到了商代中华文明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积累,并形成了成熟的文字系统。从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上,发现当时的学校还被称为:大学、右学等,教育的对象主要面及贵族子弟,学习内容以文武、礼仪、乐舞等为主,在天文、历法方面也多有涉及。而老师则由巫师、乐师或者政府官员充当。

西周
  • 国学
  1. 大学:礼、乐、射、书
  2. 小学:多学六艺基础知识
  • 乡学
教育内容
  1. 书、数;教授基本的计算方法,类似今天的「九九乘法表」
  2. 射、御:教授学生驾驶车辆、战马,并学习射击
  3. 礼、乐:学习《周礼·春序》中记载的吉,凶,宾,军,嘉等礼仪规范
教育方向
  1. 西周统治者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上涉猎广泛,文武兼备。
  2. 统治者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在实际中熟练应用。
  3. 周朝的教育侧重点不同,有前重武后重文现象。
教育特点

西周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学在官府」,而且还专有教育的器具和材料,《周礼·地官司徒》说:「闾共祭器,旅共表器,党共射器,州共宾器,乡共吉凶礼乐之器」,可见礼乐之器当时是多么重要。

东周

战乱频仍,礼乐崩坏。

诸侯开始在设立自己的官学,称为「痒宫」。然而此时的教育开始由官方向民间延伸和发展,「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所谓「百家争鸣」就是当时教育的典型写照。

由于战乱频仍的关系,各国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为自己服务,而私学的盛行正好满足了统治者的需要,也带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繁荣。

思想学派
  • 儒家:代表人物包括孔子、孟子、荀子,主张恢复礼制,并开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孟子提出人性善,荀子则认为人性恶。
  • 道家:代表人物包括老子、庄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清净无为。
  • 墨家:代表人物为墨子,主张博爱,重实践、贵功用,在生产机械等方面的教育,内容非常丰富。
  • 法家:代表人物有韩非子、商鞅,主张通过严酷的法律治理人民,强大国家。

另外还有

  • 名家:代表人物惠施,主张靠逻辑方法解决问题。
  • 兵家:代表人物孙武,专注于对战略战术的研究。
  • 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主张玄学思想。
  • 纵横家:代表人物鬼谷子,专长外交。
  • 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其思想较混杂。
  • 农家:代表人物许行,专注农业技术。
  • 小说家:代表人物宋鈃,主要是收集街谈巷语。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秦始皇采纳李斯意见之后,实行严酷的专制统治,取消并禁止办私学,焚书坑儒,屠杀博士和方士。

两汉

幼年以认字教育为主,少年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青年以研究和应用为主,基本和官办学校教授内容相同。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由于人才缺少,皇帝和政府都重视开办培养人才的机构。政治上「与民休息」,文化上前期崇尚黄老学说,讲究因循无为。然而董仲舒则在和汉武帝对话的过程中提出教育改革的重要建议,他相信「天人感应」,主张将所有学说统一到一家之上,为政治服务,提出「兴太学以养士」,「重选举以选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

东汉

初期,王充提出「人有善恶之分」,「性可教而为善」及「在所间染而善恶变艺」的观点,主张国家大量兴办学校,并通过行政手段给予保护。

后期,地方官办学校逐渐变的有规模,学生也可以通过考试从低级学校升入高级学校,最终到太学学习。

魏晋南北朝

由于「丧乱弘多」,政局跌荡,官学衰落,士族阶层转而从《老子》、《庄子》和《周易》中找思想依靠,形成了「玄学清谈」。嵇康就是其中代表人物。教育内容除官学外,已不在以儒家经典为主,开始教授相对立的放任思想,有人提出「超名教,任自然」等观点,不再学宗一师,且不主张学习和实践相结合,讲究清净无为。

隋唐

隋唐时期由于政治、文化、科学、经济等方面都发展迅速,国家教育模式也摆脱了汉代独尊儒术的观点,同时兼顾佛道思想,逐渐形成以儒学为主,佛道为辅,兼通六艺的发展方针。

教育系统化

隋文帝开国后,在中央设立了国子寺,设寺祭酒转管教育,又置博士、助学等充当老师。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算学、书学等专科学校,大理寺同时设立了律学,教授法律。由于隋初学校系统发达,学生众多,但人才鲜少,隋文帝下诏废天下之学,只保留国子寺一所综合式学校。国子学后改称太学,而隋炀帝以后,国子寺改为国子监,并在地方设立庠、序等学校,教育规模逐步扩大。

唐高祖建制以后,继承了隋朝的教育制度,在国子监之外又设立弘文馆、崇文馆两所贵族式学校。科举考试制度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完善,公元702年,武则天还创设武举,以选拔武术人才。唐朝后期,韩愈提出了按照人性的不同,因才施教,强调教育对一个人品性的影响。

宋代

重文轻武

宋初皇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来缓解武将谋国的压力,提高文人的政治待遇,这一政策也体现在国家教育上。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在解除武将兵权的同时,重用儒臣,实行儒臣执政、以文代武的政策。宋太宗以后后,提倡「用文德礼治」,「遵周孔之礼」,主张以儒学为修身之道,同时讲求佛道思想的作用。宋仁宗时,下诏州、县办学,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

兴学运动
  • 第一次兴学运动: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
  • 第二次兴学运动: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
  • 第三次兴学运动: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
官学私学

各地书院式私学盛行,主要由于自唐朝以来,印刷业发达,书籍增多,民间可掌握的教育资料也开始增加,又因五代时战乱四起,教育中断,想学习的人一般都集中在有学识的学者的周围,既而形成书院。

由于当时有学识有威望的学者,比如朱熹、陆九渊都喜欢在书院讲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书院式私学的威望。闻名书院有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和茅山书院。

教育理论

这时期的学派代表都主张「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的知识都可以拿来学习。

  • 王安石主张学以致用,为国家政治服务。
  • 范仲淹主张学以研究,为国家体制的改革服务。
  • 陈亮等人主张受教育是为了谋取功名,建功立业。

南宋时期的程朱理学主张受教育要「明天理,灭人慾」,主张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人的品德,强调教育的连续性,提出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教学的基本用书。

元代

元朝统治者仿照宋制,在中央设立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三类学校。

元代于公元1313年恢复科举制度,学习和考试《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主,讲解以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明代

扩大和完善

明朝开国后,朱元璋非常重视教育,并在刘基、宋濂等大臣的参与下,制定了一系列完善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中央以礼部作为全国教育管理机构,地方则在诸路设置学政等官掌管教育。

明朝为照顾功勋旧臣,对这些人的子孙特别优待,他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进入学校学习。生源一般分为「举监」、「贡监」、「荫监」、「例监」四部分,前二者,多为地方选拔的优秀学生,后二者多为官员子弟或对朝廷有物资贡献人的子孙。在国子监读书的称为监生。此外还有来自朝鲜和琉球的留学生也在国子监学习。

八股取士

由于科举考试实行几百年,逐步完善,程序越来越复杂,而在考试内容方面也越来越狭窄。明朝科举考试提倡程朱理学,以「四书」、「五经」为主。而「四书」、「五经」又以《四书大全》、《五经大全》作为科举取士的唯一教材。并作为全国教育系统的统一教材。在考试模式上,也规定必须使用八股文写作,字数也受限制,内容不能自由发挥,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思想的多样性。

书院政治

明朝初期,书院教育模式被命令禁止,后又逐渐小范围恢复。但这时期的书院已经褪掉私学的角色,成为了官学的另一种形式。

王守仁的道德教育

明朝中叶,王守仁对流行已久的程朱理学提出批评,认为程朱理学讲求的品德修养和现实严重脱钩,应该将教育目的放在「致良知」,到了明朝末期,黄宗羲、王夫之等人主张人性不分善恶,是与生俱来。他们批评程朱理学主张的中庸之道,反对无关外界的「修身养性」,提出教育要「经世致用」。

清代

新式教育的兴起
教会学校

19世纪中叶,随着天主教会与基督教会进入中国,教会学校开始在中国出现。最早的教会学校是澳门的马礼逊学堂,培养了容闳、唐廷枢。到19世纪末,教会学校总数已达二千余所,在校生达四万名学生已上,一些新教学校在中学的基础上开设了大学班级,例如山东登州的文会馆以及上海的圣约翰书院。

外事学校的兴起
  1. 同文馆
  2. 上海方言馆
  3. 福建船厂
  4. 天津水师学堂
百日维新及新政期间

百日维新期间,朝廷令将各省道、府、州、县学改称学堂,一律改习中西之学,废止科举。同时颁布《京师大学章程》,设立京师大学堂,变法失败后,袁世凯奏请在各省设立高等学堂、中学堂、小学堂,学生入学依次递升,不参加科举考试,也可以按照成绩优劣给予出身。新式学校兴起后,朝廷在光绪三十一年设立学部,作为管理国家教育的专门机构。在各省道府州县依次设置劝学所,为地方教育管理机构,设督办,提倡小学教育,参照本地方教育模式订立章程,设立小学校。

新式教育制度
  • 1901年,刘坤一与张之洞联衔上凑提出「兴学育才」、改学制、变科举、立学堂,仿日本学制。
  • 1902年8月15日,清廷颁布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称为壬寅学制。由于该学制制定仓促,公布后遭到诸多批评,因而未能实施。
  • 1904年1月13日,清廷颁布颁布张百熙等人重新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称为癸卯学制,为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法定近代学制系统,标志着近代新式教育制度的确立。
  • 1905年9月2日,清廷下诏宣布自次年起,科举制度废止。
女子教育

中国传统上不主张女子接受教育,因此近代之前始终没有正式的女子教育机构,形成「女子无学」状态。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教会把女子教育带进中国。

  • 1830年代,德国传教士郭实腊(Karl Friedich August Gutzlaff)夫人温施蒂(Wanstall)曾在在澳门创办女子私塾。
  • 1844年英国女传教士亚尔德西女士(Miss Aldersey)在宁波设立宁波女塾。
  • 1896年梁启超发表的《论女学》,提倡女子教育。
  • 1898年4月,元善在上海创办的「经正女学」,又称「女学会书塾」。
留学出洋
  • 留美
  • 留欧
  • 留日

民国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