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依德】的意思和解释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lang|de|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原名模板:Lang,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犹太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称为「维也纳第一精神分析学派」以别于后来由此演变出的第二及第三学派。着作《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等。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结”、“性冲动”(Libido)等概念,认为人类男性天生具有弑父娶母的欲望和恋母情结(即伊底帕斯情结,参见:伊底帕斯),女性天生具有弑母嫁父的欲望和恋父情结(又叫厄勒克特拉情结,参见:厄勒克特拉),以及儿童性行为等理论。其成就对哲学、心理学、美学甚至社会学、文学等都有深刻的影响,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但他的理论自诞生到如今,却一直饱受争议。
目录 |
生平
18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在奥地利帝国摩拉维亚(今捷克)普日博尔|弗莱堡(今普日博尔)一个犹太人家庭。他母亲共生了三个儿子和五个女儿,他是长子;但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他的家庭财政紧张,居住拥挤,但他的父母尽力抚养他们。从幼年起,父母就着重培养他的智力,投入给他的精力往往超过他的兄弟姐妹。弗洛伊德在全班排名第一,全校排名第6到8名。虽然在1873年至1881年间奥地利存在强烈的反犹太主义思想,他仍然在17岁时进入维也纳大学。
佛洛伊德的早年生活很少为人所知,因为他至少两次销毁他的个人纪录,一次是1885年,第二次是1907年。
德奥合并后,弗洛伊德和全家逃出奥地利并得到他的病人和朋友玛丽·波拿巴公主的资助。1938年6月4日,他们经过法国巴黎到英国伦敦的汉普特斯,住在20 Maresfield Gardens,今弗洛伊德博物馆。当他离开德国时,弗洛伊德被要求签署一份他曾被纳粹尊敬对待的声明。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也是一位闻名的心理学家,特别在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他是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和喜剧演员、政治家、作家克莱门特·佛洛伊德的祖父,同时也是旅行家艾玛·弗洛伊德和时装设计师贝拉·佛洛伊德以及传媒巨头马修·佛洛伊德的曾祖父。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是公共关系与宣传学先驱者爱德华·伯尼斯的亲舅舅。伯尼斯的母亲,安娜·弗洛伊德·伯尼斯是西格蒙德的妹妹。伯尼斯的父亲,伊里·伯尼斯是西格蒙德的妻子玛莎·伯尼斯·弗洛伊德的哥哥。
弗洛伊德几乎终生每天抽一盒雪茄;直到1939年9月23日因下颚癌而安乐死去世。
人格基本结构
佛洛伊德认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个基本部分,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弗洛伊德把人的动机归纳为饿、渴、睡、性等,其中性慾占主导地位(本我)。但本我往往受到道德、社会法规等现实条件的制约(超我),受到压抑得不到纾解的冲动而透过梦、失语等形式来寻求满足。弗洛伊德相信一个人如果以前曾经有一些创伤性的事件而引致心理有问题,只要他能够知觉地再将那事重演一次,并将本我、自我和超我作回平衡的处理,那么问题就会解决。
梦
佛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的满足」。他更大胆地认为这些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多半是和「性」有关的。梦是一种潜意识的活动,由于人的心理防卫机制把人的本我愿望压抑下去,在潜意识的活动中的主要内容被压抑的愿望并非是直接表达于梦中,而是通过扭曲变作为像徵的形式出现,故梦都是像徵的。佛洛伊德认为梦是由「显梦」(manifest dream-content)及「隐梦」(latent dream-thought)组成的。前者乃梦的表面形式,像经过扭曲与伪装的「密码」,以表现隐梦。弗洛伊德认为梦可以使睡者的内心渴望满足;另一个是睡者的求生机制,藉着在梦中重新经历生命的创痛来保护自己。
创新
观点
弗洛伊德对两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原理有很大的影响:他同时发展了人类心理构成和内部运作的原理以及心理的组织状况是如何决定了人的行为。这使得他赞成尝试用一些临床技术来帮助治愈精神疾病。他在理论上阐述了人格的发展是基于个人的童年经验。在他的哲学着作中,他主张一种无神论的世界观;他被颂扬为“二十世纪无神论者的试金石。”
早期着作
佛洛伊德一个较少为人所知的兴趣是神经学。他是大脑性麻痹(脑瘫)论题的早期研究者。
潜意识
佛洛伊德对当代思潮贡献最着者,许为其潜意识心智|动态潜意识之概念。19世纪西方世界|西方主流思潮为实证论,相信人可取得关于自身及其所处环境之真确认知,并以明智判断予以掌握。弗氏则认为自由意志本为幻念,人无法全然意识到自我所思,且行为之因由与意识层次所思,关系极微。潜意识之概念所以有破有立,在于弗氏提出意识的层次之说,「在表层之下」另有思绪运作。弗氏称梦为「通往潜意识之王道」,提供与闻潜意识生活的最佳入径,并为说明潜意识「逻辑」之佳例,此逻辑则与意识层次思绪之逻辑迥异。弗氏在其梦的解析一书,发展最初的心理拓朴学,论证潜意识之存在,并描述如何与闻潜意识之法。前意识(the preconscious)则视为存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思绪层,欲探求之不难。弗氏认为启蒙时代|启蒙理念、实证论、与理性论之完备,可藉由理解、转化、与掌控潜意识而得,而非予以否认或压抑。
性心理发展
佛洛伊德相信个体原慾的发展,如昇华 (心理学)|昇华(sublimation)概念所示,为不断转换客体。人生来即属「多相变态」(polymorphously perverse),任何客体都可能成为快感之源。随不同发展阶段,人会固着于特定慾望客体——初为口慾期(oral stage)(如婴儿因哺乳产生的快感),继之以肛慾期(anal stage)(如小儿控制肠道产生之快感),随之为性器期(phallic stage)。孩童接着经历固着性慾于母亲之时期,即所谓恋母情结,但因此慾望的禁忌本质,必须予以压抑——较不为人知的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则是性慾固着于父亲。
佛氏希冀此模型能放诸四海皆准,故转求古典神话和当代民族志以为比较素材。弗氏恋母情结一词,原名恋母情结|伊底帕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即取自闻名悲剧|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索福克里斯之名作《伊底帕斯王》(Oedipus Rex)。弗氏如是言道:「我从自己身上发现对我母亲的爱,对我父亲的妒。如今我认为此乃孩童遍存之现像。」佛氏尝试于心理动态层面落实此发展模式。每一阶段均为迈向成人的性成熟期之进程,该成熟期将产生坚实自我,并发展出延迟慾望满足之能力。(参见《性学三论》(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弗氏视伊底帕斯冲突为性心理发展与启蒙之型态,藉此指出他所确信人性对乱伦的渴求,与压抑此慾望之必要。他并转求文化人类学对图腾崇拜的研究,主张此崇拜以仪式性演绎,正反映出部落型态之伊底帕斯冲突。
任何对佛氏思想的讨论,若不触及其影响力深远又争议不断,关于性别社会学|女性角色与心理层面之议题,便无以称之完备。虽弗氏为早期提倡女性自由与教育之健将(参见其〈开化性道德与当代神经失衡〉(Civilized Sexual Morality and Modern Nervousness)),一些女性主义|女性主义人士辩言,弗氏对女性性发展的看法,不过让西洋文化|西方文化中女性的进步倒退数十年,向第二性|男尊女卑的意识型态靠拢。弗氏相信女人为残缺之男,必须学习接受自身的毁伤(缺了阴茎),服膺想像的生理诫命。他据此提出如阴茎钦羡与阉割|进行阉割等术语,描述意欲于家庭以外场域,展其才学的女性心理,不仅「丰富」了女性贬抑|歧视女性的辞藻,更造成1970年代以前,女性教育权的斲伤,并徒增女性进入传统以来由男性主导之社会场域的障碍。
虽佛氏论点受到关心女性平权人士质疑,然如朱立叶·米契尔(Juliet Mitchell)、南西·查德罗(Nancy Chodorow)、洁西卡·班哲明(Jessica Benjamin)、珍·盖洛普(Jane Gallop)、珍·弗莱斯(Jane Flax)等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家,认为精神分析理论与女性主义所谋者并不分驰,可如面对如其他理论传统,将其纳为己用,去除其中性别歧视成分。另一女性主义者舒拉米斯·费尔史东(Shulamith Firestone),也认同佛氏理论对女性主义运动仍有所用。在其〈佛洛伊德主义:误导之女性主义〉(Freudianism: The Misguided Feminism)一文,论及弗氏论点基本言之可谓正确,除一重要细节须作修正:即佛氏写道「阴茎」处,都可换为「权力」一词。
此外值得注意处,为弗氏早先认为歇斯底里|歇斯底-{里}-症(hysteria),源自孩童时期之性踰矩(sexual abuse),但晚后舍弃此称为诱奸理论(seduction theory)的说法(参见其《性踰矩索引》(The Index of Sexual Abuse)),直言许多案例中均发现,孩童时期性踰矩之记忆,并非出自事实,多源出想像。弗氏转而重视伊底帕斯理论,断言人潜意识均希冀与双亲发生性关系。
本我、自我与超我
在其晚年作品中,佛洛伊德提出心理可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与超我(id, ego, and superego)。
潜意识的本我(拉丁字为「it」,原德文字则为「Es」)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我们最为原始,属满足需求的思绪;此字为佛氏根据果代克|乔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同属潜意识的超我(德文字为「über-Ich」)代表社会引发生成的良心,以道德及伦理思想反制本我。大部分属于意识层次的自我(Ich)则存于原始需求与道德/伦理信念之间,以为平衡。健康的自我具适应现实的能力,以涵纳本我与超我的方式,与外在世界互动。认为心智并非具单一与同质性之物此一立论,仍持续深远的影响着心理学领域以外的人们。佛氏极为关注心智这三部分之间的动态关系,特别是三者间如何互相产生冲突的方式。
他在原有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基础上建立了本我-自我-超我的系统,提出了系统的潜意识理论。认为:本我是潜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所有本能的大本营,它与生俱来,为最原始的部分,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理性的,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处于本我与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来活动,遵循的是现实原则;超我则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内在的道德检察官,为人格发展的最重要部分,它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
这3个系统错综复杂,交互作用,从而产生各种行为和思想。本我要求自我满足其欲望,超我则要求自我将欲望压抑下去,自我则调和两方面,依照现实环境,采取适当措施。
心理防卫机制
佛洛伊德认为自我为解决超我与本我之间产生的冲突,会使用心理防卫机制。使用这个机制需要爱慾(Eros)——此为希腊神话|希腊爱罗斯|爱神之名;罗马神话则名为丘比特(Cupid)。若适当使用,防御机制可减缓超我与本我间之冲突,但过度或过当使用,而不正视面对冲突,则会造成焦虑或产生罪疚(guilt),最终将导致如抑郁沮丧的精神失衡。弗氏之女安娜·弗洛伊德,在防御机制此一领域的研究相当杰出,但她将首开防御机制先河的荣耀归于其父。防御机制有以下数种:否认(denial),反应结构(reaction formation),转移 (心理学)|转移(displacement),精神压抑|压抑/检查制度|抑制(repression/suppression),心理投射|投射(projection),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合理化 (心理学)|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补偿(compensation),昇华 (心理学)|昇华(sublimation),及退化情感(regressive emotionality)。
- 「否认」为避免去意识到对自我产生威胁的不快之事实或现实。例如学生接到表现不佳的成绩单,而对自己说成绩并不重要——有早期研究者辩称,佛氏的「否认」,与尼采归为奴隶或畜群道德的「愤懑」(ressentiment )和「价值的再价值化」(revaluation of values)等概念,相似性极高。
- 「反应结构」为意识性的采取某种与潜意识所欲之完全相反的进向。例如某人强烈仇视某一种族,宣称其理由为该种族低下卑微,但潜意识而言,是其人感觉自身低下卑微才有此说。
- 「转移」为情绪从危险物转向安全物。例如击打枕头,以避免攻击某人。
- 「压抑」为下意识的将极度痛苦的经验(如战争创伤),强制驱离意识层次;「抑制」则为有意识的进行同样工作。
- 「投射」是将基本上本属自身一部份某种不快的思绪、动机、慾望、或情感,投射到他人或他物身上。例如一个吝啬的人会说别人爱斤斤计较,而一个不愿承认自己满脑子想着性的人可能愈容易对别人成天想着性的样子感到愤怒。
- 「理智化」为在情感上让自我脱离压力事件。理智化通常不透过接受现实,而经由合理化解释来进行自我脱离。
- 「合理化」为透过建构逻辑的正当性来作出某个决定,而此决定最初之所以成形,是来自完全不同于合理化的其他精神状态。例如甲为了听自我成长课程而购买MP3播放机,但却怕真正的理由无法被人苟同,而告诉友人是为了听古典摇滚才购买播放机。
- 「补偿」乃因无法达成某种行为,而代之以另一种行为。例如第一个小孩很会读书,第二个小孩便可能常逗父母开心来博取注意。
- 「昇华」是将冲动导引至社会认同的行为上。如以黑暗阴沉之诗描写人生的女诗人迪更生|爱蜜莉·狄金森,其创作活动本身即为一例。
- 「退化情感」 指行为回朔到较幼年期(较早发展阶段)中的愉悦及满足的行为,借此平衡心理冲突。其常见的例子包括咬指甲、吸姆指、过度进食、易怒与小孩腔调。
生死驱力
弗洛伊德相信人类由相冲突的两种中心慾望所驱动:原慾能量爱慾与死亡驱力撒那特斯|死慾。弗氏所谓的爱/原慾,包含所有创造性、及产生生命的驱力。死亡驱力(Death Drive)(或死亡本能)代表一切有生之物内在的冲动,欲回归至平静状态,甚至最终回到不再存在。弗氏直到晚年才认知到死亡驱力,而这两种驱力的对照,代表了弗氏思想风格的一大革命。
宗教心理学
佛洛伊德于不同作品中解释宗教起源。《图腾与禁忌》(Totem and Taboo)一书,提出人类起始以「原初部落」方式群聚,此多配偶制(polygamy)组合,包含了一男、多女、及其子嗣。依弗氏精神分析理论,男孩生命早期对母亲抱有性慾,此恋母情结|恋母情结为普遍存在的现像。父亲有保护部落的能力,因此男性爱慕他,但也同时因父亲与众母亲的关系而嫉妒他。儿子们了解独力无法击败领导者父亲,故合力予以杀害,之后以祭仪宴飨形式啖之,藉此将父亲可怖力量纳入己身。然而众子之后背负的罪恶感,也使其强化对父亲的回忆,并予以祭拜。超我便如此取代父亲,形成内化的威权之源。部落内也由此产生乱伦与婚姻的禁忌,并以像徵性的动物牺牲(献祭)(sacrifice)取代仪式性的活人宰杀。
《摩西与一神论》(Moses and Monotheism)一书,则根据佛氏里论重建圣经历史,然而圣经学者与历史学史家,因其说法与现存可信史料不符,不予接受。弗氏思想在《幻像之未来》(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一书另有发扬。论及宗教为一种幻像(illusion),佛氏强调其为一幻奇结构,人若要成长入成熟期,必须脱离此结构。佛氏对潜意识的处理,则偏向无神论。
佛洛伊德的遗产
心理疗法
弗洛伊德身受医生|医师训练,因此深信其研究与成果为科学产物。然而他的同僚及晚后的心理学者与学院人士,对他的研究与实践多所批判。某些如朱立叶特·米契尔(Juliet Mitchell)等人,提出其中缘由在于弗氏基本立论──即潜意识的惧怕与慾望,启动我们意识层次的思想及行为──挑战了关于世界本身,属于普遍性与客观性的看法。某些拥护科学人士,认为此说让弗氏理论失效,使其成为诠解人类行为的一种方式。另拥护弗氏人士,则认为此说同让科学失效,也使其成为诠解人类行为的一种方式。今日的精神分析,仍与弗氏生前所经历的医学与学院二者,维持相同的暧昧关系。
当今尝试治疗心理疾病的精神治疗师,以不同方式与弗式精神分析产生关连。某些治疗师修改弗式取向,发展各种精神动态(psychodynamic)的模式与疗程。有些则拒斥佛氏的心理模型,但将其疗法的某些部分,特别其中仰赖患者言谈以为治疗形式者,加以改编再使用。精神医学|精神医师(psychiatrists)身受医学训练,但如同弗氏时代的医师,多排斥佛氏的心理理论,疗程中并不重视言谈,而多仰赖激活心理药物(psychoactive drugs)。
弗氏的心理理论今日争议仍大,许多重要的学院与研究领域之精神医师,认为他不过是个郎中;但也有其他这方面的重量级人士,认同佛氏的理论核心。精神失序常视为纯然的脑疾,基本上属遗传学|遗传性病源。此观点强调心理疾病的生理构成。佛洛伊德则相信大部分的精神失序,源自生理构成与环境因素之共成,何者较为重要,则因人而异。
哲学
不论精神分析作为哲学的形式其价值为何,弗洛伊德引介下列三个概念,与前此西方哲学产生断裂。
- 他创建心理程序的模型,破除了勒奈·笛卡尔|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我思(cogito)。对弗洛伊德而言,思绪产生的程序,非主体直接反思所能探知。自历史角度观之,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意识型态的分析早于弗洛伊德,但后者更将主体性之闇眛不明视为根本。二者之后,人实践的目标,及用来合理化其目标的想法,其构成核心不外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史,和马克思的社会阶级角色。
- 在梦、口误、神经病徵、和精神病患的文字构建等,这些看起来全然难解、无理、和无意义的素材中,弗洛伊德检视了其中找到的「合理性」。相对言之,在工作活动、政治哲学、制式社会行为这些清楚明白具「合理性」的素材中,他发现了其中的「不合理性」(如纯然专断和怪异的元素)。
- 佛洛伊德从言谈治疗引进创新的言说技术,藉此让人透过间接泄漏潜意识内容的方式以消减沮丧。精神分析疗程的逆向程序,显示了个人如何依据符号压缩与情绪转嫁的逻辑,以潜意识方式形成其所遭遇的诸种问题。
批判回应
佛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模型遭受诸多批判。有些人攻击弗氏认为儿童为性生物的立论(连带波及弗氏发扬的性概念)。另些人虽接受弗氏的性概念,但认为此种发展模式并不具普同性,对于健康成人的发展而言也非必须,另强调社会及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并认为需重视弗氏较为忽略的社会动能因素(例如阶级关系)。这一支批判弗氏的思想,深受马尔库塞|赫伯特·马库色作品影响。
也有人批评弗氏拒斥实证论的态度。科学哲学|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卡尔·波普形构出一套分辨科学与非科学的方法。他认为一切合理的学说|科学理论,均具备能够证明其存伪(falsifiable)的可能。若一理论无法存伪,便不能称之为具备科学|科学性。波普指出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永远可被「证实」,因无任何行为得以证明其存伪。虽然科学家普遍接受波普辨明科学与非科学的方法,然而在科学哲学与一般哲学领域内,仍有争议。学院派心理学通常仅区分出「理论」与「假设」,前者过于抽像无法证明其存伪,后者虽源自理论,却可能经研究予以验证。
行为主义、演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及认知心理学均视精神分析为伪科学,而予以拒斥。人本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坚持精神分析看待人的观点,既苛刻也不正确。心理学其他学派则建构心理治疗的替代方法,其中包含了行为治疗(behavior therapy)、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及谘情治疗(person-centered psychotherapy)。
个案案例
File:Freud_Sofa.JPG|thumb|right|250px|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疗程时,患者躺卧的沙发。弗氏则坐在患者头部后方椅上(近照片上方的四脚椅),以不让患者看见自己为原则,进行言谈治疗。
重要着作
- 《歇斯底里症研究|歇斯底-{里}-症研究》,与约瑟夫·布鲁尔(Josef Breuer)合着。(Studies on Hysteria / Studien uber Hysterie,1895)
- 《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 Die Traumdeutung,1899)
- 《日常生活之精神病学》(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 / Zur Psychopathologie des Alltagslebens,1901)
- 《性学三论》(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 Drei Abhandlungen zur Sexualtheorie,1905)
- 《图腾与禁忌》(Totem and Taboo / Totem und Tabu,1913)
- 《论自恋》(On Narcissism / Zur Einfuhrung der Narzi?mus,1914)
- 《超越快乐原则》(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 Jenseits des Lustprinzips,1920)
- 《自我与本我》(The Ego and the Id / Das Ich und das Es,1923)
- 《幻像之未来》(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 / Die Zukunft einer Illusion,1927)
- 《文明及其不满》(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 Das Unbehagen in der Kultur,1929)
- 《摩西与一神论》(Moses and Monotheism / Der Mann Moses und die Monotheistische Religion,1939)
- 《精神分析概要》(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 / Abri? der Psychoanalyse,1940)
关于佛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的书
精神分析:理论与实践
- Philip Rieff, 佛洛伊德:道德家的Mind, 3d ed.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1979)
- Anthony Bateman 和 Jeremy Holmes, 精神分析导论:Contemporary 理论与实践 (伦敦: Routledge, 1995)
概念批评
- Mortimer Adler|Adler, Mortimer J., What Man Has Made of Man: 研究of the Consequences of 柏拉图主义 and Positivism in 心理学 (纽约:Longmans, Green, 1937). (A 哲学批评 from 亚理斯多德ian/Thomistic point of view.)
- Deleuze, Gilles and Guattari, Felix, Anti-Oedip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trans. Robert Hurley, Mark Seem and Helen R. Lane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2004). (This first volume of the famous two-part work (also subtitled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polemicises Freud's argument that the Oedipal complex determines subjectivity. It is also, therefore, a staunch critique of the Lacanian 'return to Freud.)
- Ellenberger, Henri F., Unconscious的发现: 李适合 Evolution of Dynamic Psychiatry (London: Penguin, 1970). (An extensive account and sensitive critique of 弗洛伊德 metapsychology.)
- Eysenck, H. J. and Wilson, G. D.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弗洛伊德理论, Methuen, London (1973)
- Eysenck, Hans, 弗洛伊德帝国的衰落 (Harmondsworth: Pelican, 1986).
- Hobson, J. Allan Hobson, 梦:睡眠科学导论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19-280482-0. (Critique of Freud's dream theory in terms of current neuroscience)
- Johnston, Thomas, 佛洛伊德和政治思想 (纽约: Citadel, 1965). (One of the more accessible accounts of the import of 佛洛伊德主义for 政治理论)
- Herbert Marcuse|Marcuse, Herbert, Eros 和文明: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弗洛伊德 (Boston, MA: Beacon Press, 1974). (Mentioned above. For a good review, see Stirk, Peter M. R., ‘Eros and Civilization revisited’, 人类科学的历史, 12 (1), 1999, pp. 73 – 90.)
- Mitchell, Juliet. 精神分析和 Feminism: A Radical Reassessment of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74; Basic Books reissue (2000) ISBN 0-465-04608-8
- Neu, Jerome (ed.), 剑桥 Companion to 弗洛伊德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4). (A good conceptual overview.)
- Ricoeur, Paul, 弗洛伊德和哲学: An Essay on Interpretation, trans. Denis Savage (纽黑文和伦敦:耶鲁大学出版社,1972). (Great fun!)
- —————, The Conflict of Interpretations: Essays in Hermeneutics, ed. Don Ihde (伦敦: Continuum, 2004).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弗洛伊德对于哲学的重要性)
- Thomas Szasz. 反弗洛伊德: Karl Kraus's Criticism of精神分析and Psychiatry,Syracuse 大学出版社, 1990, ISBN 0-8156-0247-2.
- Valentin Voloshinov|Voloshinov, Valentin. 弗洛伊德主义:A 马克思主义 critique, Academic Press (1976) ISBN 0-12-723250-8
- Wollheim, Richard, 弗洛伊德,第二版. (伦敦: Fontana, 1991)。
传记
第一本佛洛伊德传记是他自己写的:精神分析运动的历史 (1914)和An Autobiographical 研究 (1924) provided much of the basis for discussions by later biographers,包括"debunkers" (as they contain a number of prominent omissions and potential misrepresentations)。20世纪以来弗洛伊德少数的主要传记如下:
- Helen Walker Puner, 弗洛伊德:他的生活和思想 (1947年) —
- Ernest Jones, 弗洛伊德的生活和着作, 3 vols. (1953-1958) —
- Henri Ellenberger, Unconscious的发现 (1970) —
- Frank Sulloway,弗洛伊德: Biologist of the Mind (1979) — Sulloway,第一位写弗洛伊德传记的专业历史学家,positioned 弗洛伊德 within the larger context of 科学的历史, arguing specifically that Freud was, in fact, a biologist in disguise (a "crypto-biologist", in Sulloway's terms), and sought to actively hide this.
- Peter Gay, 弗洛伊德: 我们时代的生活 (纽约: W. W. Norton & 公司, 1988) —该书的出版是对反弗洛伊德文学和1980年代的"弗洛伊德战争"的回应。
The creation of 弗洛伊德 biographies has itself even been written about at some length — see, for example, Elisabeth Young-Bruehl, "弗洛伊德 Biographies的历史," in Discovering the History of Psychiatry, edited by Mark S. Micale and Roy Porter (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传记批评
- Bakan, David. 弗洛伊德和犹太神秘传统, D. Van Nostrand Company, 1958;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65; Dover Publications, 2004. ISBN 0-486-43767-1
- Crews, F. C. Unauthorized Freud : doubters confront a legend, New York, Viking 1998. ISBN 0-670-87221-0
- Dufresne, T. Killing Freud,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3, ISBN 0-8264-6893-4
- Eysenck, H. J.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Freudian Empire, Scott-Townsend Publishers, Washington D. C., (1990) ISBN 1-878465-01-5
- Jurjevich, R. M. The Hoax of Freudism: A study of Brainwashing the American Professionals and Laymen Dorrance (1974) ISBN 0-8059-1856-6
- LaPiere, R. T. 弗洛伊德 Ethic:Subversion of 西方Character分析 Greenwood Press (1974) ISBN 0-8371-7543-7
- Kevin B. MacDonald|MacDonald, K. 批评的文化: Evolutionary 20世纪犹太 Involvement in Intellectual 和政治运动分析 Authorhouse (2002) ISBN 0-7596-7222-9
- Macmillan, Malcolm. 弗洛伊德 Evaluated: The Completed Arc MIT Press, 1996 ISBN 0-262-63171-7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New Holland, 1991
- Stannard, D. E. Shrinking History: On 弗洛伊德and the Failure of Psychohistory牛津大学出版社(1980) ISBN 0-19-503044-3
- Thornton, E. M. 弗洛伊德 and Cocaine: 弗洛伊德 Fallacy, Blond & Briggs, London (1983) ISBN 0-85634-139-8>
- Webster, Richard. 为什么弗洛伊德是错的: 罪、科学和精神分析 BasicBooks, 1995. ISBN 0-465-09579-8
影响
弗洛伊德的学说造就了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的出现。
外部链接
- 解梦的科学方法
- Scientist or storyteller?
- 佛洛伊德 Chronologie (dt.) at www.lichtensteiger.de
- 弗洛伊德百年
- 佛洛伊德传记与 Quotations
-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章from 1926 (Thirteenth) edition of the Encyclop?dia Britannica
- 佛洛伊德心理学与犹太教
- Sigmund Freud birthplace PRIBOR in Czech language
以上资料来源
- 佛洛依德(1856~1939)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其理论对人性的解释、人格的形成与结构、行为的动机和潜意识等,均有独特的见解,也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文学、哲学、史学、医学、艺术以及宗教等领域的研究。
佛洛依德于一八五六年五月六日出生于奥属莫拉维亚的小镇佛莱堡,是犹太人。在他四岁时,全家迁往奥京维也纳,一八七三年入维也纳大学学医,一八八一年获得博士学位。一九三八年在纳粹分子胁迫下,离开维也纳到伦敦,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三日逝世,享年八十四岁。
佛氏对精神分析感兴趣,源于他跟精神病学家布鲁尔(J. Breuer)合作,用催眠术治疗歇斯底里症的病患。一八八六年他到法国跟夏寇(J.M. Charcot)学催眠术。回维也纳之后,认识催眠治疗的局限性,改用自由联想,以挖掘患者已遗忘的早期经验。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常有抗拒现象,而体认到这正是欲望被压抑的证据,因此提出潜意识的概念。行为背后的动机,常不为当事人所能了解和觉察,因此称之为潜意识的动机。此外,佛氏也提出被压抑的潜意识与性欲有关,而有效的治疗有赖于患者与治疗者之间关系之建立,经由移情(transferences)来治疗。后来,他的一些弟子,如阿德勒(A. Adler)、容格(C.G. Jung)和兰克(O. Rank)反对他的泛性论,先后背离而自立门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他不断修正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提出生与死的本能:生的本能指个体为了生存,不断创造;而死的本能指个体趋向破坏、攻击与愤恨。在人格结构论里,以本我、自我和超我阐述人格的动力关系。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要求立即满足需求;自我是人格中理性的部分,依现实原则来活动,扮演调节的角色;超我是依道德原则来活动,扮演监督的角色。佛氏也认为焦虑源自本我冲动、自我和超我约束之间的冲突,为了减低或消除焦虑,而采取防卫作用;常见的防卫作用,包括压抑、否认、合理化、反向作用、替代等。
佛氏的理论对潜意识、冲突、焦虑与防卫、行为动力、人格结构与发展以及心理困扰的成因与治疗都有极大的贡献,但其理论也受到批评,如缺乏有系统的收集资料和解释、过于强调性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以及从机械观来解释行为,忽略人的自由意志与对未来目标的追寻。
佛氏着作浩瀚,入门书有下列数种:〔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性学三论〕(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精神分析导论〕(General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精神分析纲要〕(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等等。
--作者:毛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