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舞】的意思和解释
【中国现代舞】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中国现代舞」这个名词是由刘凤学于1967年首先提出。1949年毕业于「长白师范学院」,主修舞蹈,曾追随戴爱莲学舞的刘凤学,从国内移居台湾。她从现代舞的思想观念开始着手思考,并寻找中国现代舞与中新历史、社会及时代关联。她认为要创作中国现代舞就必须要了解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舞蹈精神,所以从1957年起,她在「台湾师范大学」开始实验中国现代舞。她从三个方向来发展中国现代舞的理想: 把现代舞的教育观念引入「台湾师范大学」; 在研究中国传统舞蹈的同时,亦用西方的辨证逻辑和拉邦的动作分析方法来检视中国传统舞蹈的形式、结构,以及中国舞蹈与中国社会、政治及哲学思想的关联; 自己实验创作与中国思想和经验有关的现代舞。1967年,她在台北市「中山堂」的舞蹈发表会中,提出她的中国现代舞特点:「依据中国古代乐舞及国术动作,透过抽象与写实表现技巧和探索动作空间的现代美学观念,注意形式与结构的创作方法,使中国传统舞蹈艺术和创作相结合,产生具有传统精神的『中国现代舞』。」。此后她根据这个信念出发,创作了相当丰富且具有中国现代舞精神的舞蹈作品。例如与古代礼仪有关的《投壶戏》(1974),与古典文学有关的《天问》(1974)、《招魂》(1976)、《渔歌子》(1977)、《曹丕与甄宓》(1996)、《大漠孤烟直》(2000),与传统戏剧有关的《秋江》(1974)、《雪祭》(1980),与民间习俗有关的《嬉春图》(1976)和《北大荒》(1977),与阴阳易理有关的《幂零群》(1978),与宗教有关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1998),与自然科学有关的《大漠孤烟直》。此外,林怀民于1973年创立「云门舞集」时,提出以「中国人作曲、中国人编舞、中国人跳给中国人看」为其舞蹈的理想。现代舞这个名词在台湾和中国国内相当普遍,但除了刘凤学公开解释她的「中国现代舞」思想与精神之特色外,其他现代舞蹈家似乎并没有去界定这个名词之中国现代的意义。
- 李小华《刘凤学访谈》1998、杨孟瑜《飙舞》1998。
--作者:李小华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