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偏差】的意思和解释
【归因偏差】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在日常生活中,当个人推断自己或别人的行为原因时,常因没有充分的时间与资讯,或即使有足够讯息也无法全盘掌握,很容易形成归因偏差。最常见的有下列几种:
1.基本归因谬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又称「符合偏差」(correspondence bias),指解释或推断别人行为原因时,往往忽略外在环境因素的可能影响,而倾向于认定为其个人的内在特质,如面对开会迟到者有人常遽下断语说「他是个喜欢迟到的人」。因为这种现象很普遍,所以称为基本归因谬误。不过有研究指出也有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如美国人这种表现比印度人明显。另有研究认为这是知觉偏差所致,是因为事发当时个人注意焦点在行为者,情境因素只是知觉背景,隐而不见。
2.行动者或观察者效应(actor-observer effect):观察别人行为时,常以其人解释,对自己却以情境解释。如看到有人走路滑倒,可能立即说「他太不小心了」,可是如果自己跌倒了,却责怪路面颠簸或太滑。研究者认为这主要是行动者注意情境因素,而观察者常未意识到情境因素所致。
3.「自顾」偏差(self-serving bias):人常认为有利自己的结果是个人内在特质使然,不利则是外在环境因素促成的,是一种为保护个人自尊或给别人好印象的动机性偏差(motivational biases)。如很多学生认为好成绩是自己努力或智力过人的结果,坏成绩则是老师偏心或其他原因所致。
--作者:詹昭能
【归因偏差】 图片鉴赏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