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留良】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呂留良

拼音

lǚ liú liáng

怎么读

【吕留良】的意思和解释

【吕留良】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人名。(公元1629~1683)字庄生,又名光纶,又字用晦,号晚村,晚号何求老人,清浙江石门县(今崇德县)人,生于明末。着作中含有种族思想,并誓不仕清。死后因牵涉曾静文字,被毁墓戮屍,全家抄斩。
【吕留良】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吕留良(1629~1683)字庄生,又名光纶,字用晦,号晚村;浙江石门人。生于崇祯二年,卒于康熙二十二年,享年五十五岁。
      明亡,留良年十六,散万金结客,往来湖山间,备尝艰苦;怨家以此讦留良,从子亮功竟自引服论死,留良幸存。顺治十年(1653),出就试,为诸生,乃课儿读书于家园之梅花阁,与鄞县高旦中,余姚黄枱洲、晦木兄弟,同里吴自牧、孟举诸人,以诗文相唱和。康熙五年(1666),留良弃诸生不再应试,归卧南阳村,与桐乡张考夫等,共力发明宋学,以朱子为依归。同年,招张杨园馆其家;留良既与杨园交游,而持尊朱辟王之论益锐。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举鸿博,浙省以留良荐,誓死拒之,得免;十九年,郡守复欲举隐逸,留良乃削发为僧以明志;越三年,竟卒。
      留良阐明朱学,其意在发挥民族精神,尝言:「从来尊信朱子者,徒以其名而未得其真。……所谓朱子之徒,如平仲(许衡)、幼清(吴澄)辱身枉己,而犹哆然以道自任,天下不以为非。此道不明,使德佑以迄洪武,其间诸儒,失足不少。……紫阳之学,自吴、许以下已失其传,不足为法。……今示学者,似当从出处、去就、辞受、交接处,画定界限,扎定脚跟,而后讲致知主敬工夫,乃是被良知之黠术,穷陆派之狐禅。缘德佑以后,天地一变,亘古所未经,先儒不曾讲究到;此时中之义,别须严辨,方好下手入德耳!」其心意甚明。
      留良既以发明朱学为务,而其入手用力,则以批点八股文为主(亦即批点朱子四书文为主),其用心乃藉朱子义理,明夷夏之防,辨出处之节。留良自言:「晚年点勘八股文字,精详反覆,穷极根柢,每发前人所未及。」留良批点之四书文,于留良卒后,由其门人陈鏦编印成〔四书讲义〕四十三卷,行于世。
      雍正七年(1729),曾静得留良遗书,传承其民族思想,劝当时川陕总督岳锺琪继承岳飞遗志,起兵反清;未料岳竟向清廷告发,遂兴大狱。雍正将已死之吕留良及子吕葆中、门生严洪逵枭首戮屍,留良门生沈在宽凌迟处死,诛吕氏、严氏、沈氏全族;而株连被杀或充军者更多。雍正为此写〔大义觉迷录〕,伪造曾静供词,扬言满汉一家,以掩饰其压迫汉民族的政策。后赦免曾静,将〔大义觉迷录〕一书颁行全国,定为士子必读之书。迨乾隆继位,仍将曾静处死,并将〔大义觉迷录〕全部收回销毁,列为禁书。唯留良〔四书讲义〕一书,虽经清廷焚毁,然卒不能绝。
      留良有见于永嘉功利之毒,沦渍于人之心髓,使君臣之义无可托,夷夏之防无可立,乃大声疾呼,深斥功利,于〔微管仲〕一节中,指出管仲忘君事仇,孔子何故恕之,反许以仁,盖春秋大义、华夷之分尤实大于君臣之伦。
      留良论君臣一伦有谓:「君臣以义合,……但志不同道不行,便可去。……只为后世封建废为郡县,天下统于一君,遂但有进退而无去就。嬴秦无道,创为尊君卑臣之礼,上下相隔悬绝,并进退亦制于君而无所逃,而千古君臣之义,为之一变。」
      又说:「封建井田之废,势也,非理也,乱也,非治也,后世君相,因循苟且,以养成其私利之心,故不能复反三代,孔孟程朱之所以忧而必争者,正为此耳。虽终古必不能行,儒者不可不存此理以望圣王之复作。今托身儒流,而自且以为迂,更复何望哉?若因时顺势,便可称功,则李斯、叔孙通、曹不、冯道、赵普……皆可以比隆圣贤矣。此所谓曲学阿世,孔孟之罪人,学者不可不慎也。」
      更言:「三代以上圣人制产明伦,以及封建兵刑许多布置,……都只为天下后世任类区处。……不曾有一事一法,从自己富贵,及子孙世业上,起一点永远占定怕人夺取之心。……自秦、汉以后,许多制度其……本心却绝是一个自私自利唯恐失却此家当。……此朱子谓自汉以来二千余年,二帝三王之道未尝一日行放天下者是也。后世儒者议礼都只是去迎合人主这一点心事。……如所谓封建井田不可复。……种种谬论,皆从他不仁之心揣拟。」凡所论说,皆具卓见。
      当时学者颜元感慨世故,力斥宋学,盛言功利;以为宋、明之不免沦于夷狄,皆由于空言义理不重事功之故。留良则并不反对宋学,认为宋学主义理,斥功利,即此一端,便足以警惕人心,而明夷夏之大防。

--作者:程运

【吕留良】 图片鉴赏

吕留良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