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德秀】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真德秀

拼音

zhēn dé xiù

怎么读

【真德秀】的意思和解释

【真德秀】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真德秀(1178~1235)字景元,又字希元,福建浦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五年,卒于理宗端平二年,享年五十八岁;諡文忠,人称真文忠公;曾在家乡筑西山精舍讲学,所以学者亦称他为西山先生。十二岁入党庠,十四岁通六经子史,二十二岁登进士,二十八岁中博学鸿词科;以词林起家,累官至翰林学士。至四十岁以后才专一讲学,在西山精舍与师友辈詹体仁、黄叔通等讲习讨论;然不久又被派为官,所以一生专门讲学时期不长。当韩侘胄反对朱熹,而以「伪学」禁锢善类的时候,当世大儒着作多被禁绝,独有西山、鹤山(魏了翁),卫道守经,以斯文自任,始使正学能继续传布。西山、鹤山并称,两人都是南宋末期的大学者;西山在朝近十载,虽没有重要功绩可记述,但直言敢谏,声震朝野。
      西山是詹体仁的门人,为朱子的再传弟子。在论心性方面,笃守程、朱一派旧说,没有更深刻的探讨。他以心为神明之舍,为人一生之主宰,是统御性情的。性具于心,为心之理,发而为知识思虑则为情,故性为体,情为用。性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两种;天地之性是天所赋与,纯粹至善,人人所同的,而气质之性为人所感受,有善有恶。因此心亦有两种:心由天地之性而发,具有仁义礼智之理,谓之「道心」;若由气质之性而发,循声色臭味之欲,谓之「人心」。出于道心,则为善,可以至圣贤的境界;出于人心,则为恶,即进入小人的领域。所以教育的意义是在变化气质不善之性,以归于天地至善之性。他说:「大凡为学,只要变气质正心术而已。盖人之气质,苟非圣贤不能全善,必有所偏,故圣贤立下许多言语,欲人因其言语,以省察自己之偏颇之处。如医经然,其病则有某方,其病则为某药,学者味圣贤之言,以察己之偏,正如看医经以察己之病。」此说与张横渠所谓「学以变化气质」的见解相同。西山心性二元论亦是遵循程、朱的传统 ,只是另引证[诗经]、[春秋]、[孝经]、[论语]、[孟子],似较程、朱所说为详备;但最后归结于「性善论」则是相同的。
      西山着作颇多,以[大学衍义]四十三卷为其精粹,次为[读书记]四十卷,全收在[真西山全集]中。[大学衍义]首列「帝王为治之本」,次举「帝王为学之本」,再谈「格物致知」之要,层层推进,藉以「明道术」。西山以为言道,要从[大学]之道开始,而以历史为佐证,因之,[大学衍义]一书以[大学]为经,以「历史」为纬,详论尧、舜、禹、汤,以及汉、唐以后的君臣事迹,分析忠奸贤佞、兴革得失;采取资治的观点,讲明为政修己之道,融汇经史,体大思宏;这些观点与北宋的理学家有些不同。同时,他也推崇汉武帝时董仲舒所倡「春秋大一统」之义,主张辟邪说,讲法统,寻求国家富强之路;这当然是南宋积弱的形势使然。也就因为如此,他所着[大学衍义]一书,不仅受到南宋当代朝野推崇,而且明、清之际,仍然是帝王讲道术的张本。由明万历至清乾隆年间,此书一刻再刻,版本甚多,都是由于当时儒者欣赏他这种「资治」的观念所致。明儒甚至有谓:「孔子以[大学]衍六经;真德秀则以六经衍[大学]」,可谓推崇备至。

--作者:井敏珠

【真德秀】 图片鉴赏

真德秀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