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乐】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大司樂

拼音

dà sī lè

怎么读

英语

Ta Sz Yüeh

【大司乐】的意思和解释

【大司乐】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职称。周朝(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设有大司乐之职官,隶属于执掌邦礼之春官宗伯之下。负责礼仪、音乐及舞蹈教育事宜;教授贵族子弟六大舞如:《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及《大武》。并率领贵族子弟参加各种典礼、祭祀等活动。教授贵族子弟乐德 ── 中、和、只、庸、孝;乐语 ── 兴、道、讽、诵、言、语。周之后,历代乐舞事宜归太常寺掌管。如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之太常寺设有太乐令,掌管乐舞。北宋(公元960~1126)时曾设大晟府,有大司乐之职官,主领宫廷乐舞事宜。清朝(1644~1911)设乐部,主管为总理乐部大臣。
  • 《周礼.卷二十二》、《汉书》、《宋史》、《清史稿》。

--作者:刘凤学
  •   大司乐是周代职官名,为中大夫,隶属于春官宗伯。是乐官的首长,掌管教导大学国子六乐、六舞的工作。可称为「大乐正」,也可省称「乐正」。典出〔周礼〕。〔周礼.春官.大司乐〕云:「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凡有道、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声宗。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 〕、〔大夏〕、〔大濩〕、〔大武〕;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郑司农〔注〕云:「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大司乐主受此成事已调之乐。」又云:「瞽,乐人,乐人所共宗也。或曰:祭于瞽宗,祭于庙中。〔明堂位〕曰:『瞽宗,殷学也。洋官,周学也。』以此观之,祭于学宫中。」郑玄〔注〕云:「董仲舒云:『成均,五帝之学。』成均之法者,其遗礼可法者。国之子弟,公、卿、大夫之子弟,当学者谓之『国子』。〔文王世子]曰:『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然则,同人立此学之宫。」又云:「道,多才艺者。德,能躬行者。若舜命夔典乐教胄子是也。死,则以为乐之祖,神而祭之。」又云:「中,犹忠也。和,刚柔适也。祗,敬。庸,有常也。善父母曰孝,善兄弟曰友。」又云:「兴者,以善物喻善事。通读曰导。导者,言古以剀今也。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发端曰言,答述曰语。」又云:「此周所存六代之乐。黄帝曰〔云门〕、〔大卷〕,黄帝能成名,万物以明,民共财,言其德如云之所出,民得以有族类。〔大咸〕、〔咸池〕,尧乐也;尧能殚均刑法以仪民,言其德无所不施。〔大 〕,舜乐也;言其德能绍尧之道也。〔大夏〕禹乐也,禹治水傅土。言其德能大中国也。〔大濩〕,汤乐也,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言其德能使天下得其所也。〔大武〕,武王乐也;武王伐付以除其害,言其德能成功。」
      为了读者方便起见,将〔周礼〕原文语译作:「大司乐一职,掌管国子大学的规章制度,从而建立国家的教学与管理,聚会国家各级官员的子弟,予以教育。凡是多才多艺的,有道者和能身体力行的有德者,都请来充任老师。死后就奉为乐神,在学宫中受祭祀。乐师用乐德教育国子,德目是忠顺、调和、恭敬、有恒、孝顺和友善。用乐语教诲国子,内容是善喻、引导、背诵、吟咏、发言、答语。用乐舞来教国子,节目是跳云门舞、大道舞、大咸舞、大 舞、大夏舞、大濩舞、大武舞。用阳声六律、阴声六同、五声、八音、六舞的联合演奏与表演敬掌天神、人鬼、地祗,使国家祥和,百姓和顺,宾客安适,要远方人民心悦诚服,以致飞禽走兽也欢乐歌舞。」
      大司乐也叫做「大乐正」,省称「乐正」,如〔礼记.王制〕云:「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心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礼记.文王世子〕亦云:「大乐正学舞于戚。」这是大司乐称作「大乐正」的例子。又如〔礼记.王制〕云:「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郑玄〔注〕云:「乐正,乐官之长,掌国子之教。」是大司乐可以叫做「大乐正」,或省称作「乐正」的例子。
      总之,大司乐是周代的乐官首长,主管大学国子的六乐、六舞的教育工作。教育国子的内容有:乐德、乐语与乐舞。最后以大合乐来致鬼神,和邦国,谐万民、安宾客,说远人。大司乐又叫「大乐正」,省称作「乐正」。

--作者:邱德修

【大司乐】 图片鉴赏

大司乐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