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乐】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燕樂

拼音

yàn lè

怎么读

【燕乐】的意思和解释

【燕乐】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燕饮时所用的音乐。《周礼.春官.钟师》:「凡祭祀飨食奏燕乐。」
  • 俗乐。唐代以先王之乐为雅乐,新声为清乐,合番部为燕乐。
  • [二]ㄧㄢˋ ㄌㄜˋ yàn lè
  • 安乐。《诗经.小雅.鹿鸣》:「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 追逐宴饮酒色之乐。《汉书.卷一零.成帝纪》:「其后幸酒,乐燕乐。」唐.颜师古.注:「燕乐,燕私之乐。」唐.韦应物〈乐燕行〉:「良辰且燕乐,乐往不再来。」
  • [一]ㄧㄢˋ ㄩㄝˋ yàn yuè
【燕乐】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燕乐也写作「宴乐」、「讌乐」。隋唐以前,燕乐本指宴请宾客时专用的宫廷音乐,后来逐渐成为宫廷中与雅乐有别的俗乐之总称,在宴饮、游乐、欣赏、礼仪等场合演奏。如周代的燕乐用于讌享宾客,也称房中乐,其涵义略同东汉以后的食举乐。隋、唐时代的「燕乐」,是在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基础上兴盛发展起来的一种宫廷宴享音乐。故通常将汉魏六朝阶段的俗乐称为 「清乐」,隋唐五代阶段的新俗乐称为「燕乐」,体现在乐器、乐曲、表演形式等方面,有西亚音乐特徵的加入。而隋唐燕乐所以能繁荣兴盛,一方面因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因为宫廷的爱好。隋文帝开皇初,燕乐按音乐来源和乐队编制分为七种,称为「七部乐」,即是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其他边疆民族乐舞和百戏杂乐也归于燕乐。
      隋炀帝大业中,重新调整为「九部乐」,即清乐、西凉乐、龟兹乐、天竺乐、康国乐、疏勒乐、安国乐、高丽乐、礼毕乐,增加的是「康国乐」和「疏勒乐」;唐武德初仍设九部乐,与此小异。唐太宗贞观十六年(642)设「十部乐」,即是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增补燕乐及高昌乐,去掉礼毕乐。上述除燕乐、清商乐和礼毕乐是中原传统音乐,其余各部都是外族音乐。狭义的「燕乐」是唐太宗曾命张文收编制,用于比较庄重的场合,属「十部乐」中唯一编创的音乐。
      「燕乐」是以汉族的歌词和内容为主,融合多民族的音乐精华,并吸收若干民族的民间乐器,为以后更广泛地融合各民族音乐创造了先例,故燕乐成为唐宫廷乐舞中占主导意味的音乐,常在宴享时演奏。狭义的燕乐后来成为辽国的「大乐」,北宋教坊燕乐于靖康后入金,称为「散乐」,辽、金又以大乐、散乐与本民族、其他民族之乐合称燕乐。

--作者:陈章锡

【燕乐】 图片鉴赏

燕乐

相关词语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