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济会】的意思和解释
【方济会】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方济会又称小兄弟会(Order of Friars Minor),为大主教主要修道会之一;创立于公元十三世纪初,会祖方济(St. Francis of Assisi, 1182~1226)系意大利亚西西城人。方济立会之初,即揭櫫贫穷之崇高理想,志在完全实践耶稣基督之福音圣道。方济抱此鸿愿身体力行,响应者甚众,不数年间,门徒弟子遍布意大利及欧洲各地,顿时成为教会一大修会,以迄于今。
1.创立三会自从方济全然顺服天主的召唤,彻底抛弃世俗后,其刻苦清贫的生活,尤其是对被钉十字架的耶稣炽热的爱,吸引和感动了不少跟随者。方济遂于一二零九年依照福音劝谕写下了会规,并亲率首批之十二位弟子前赴罗马,求得教宗依诺森三世之核准,而创立了方济会,即方济第一会;会内有领受圣秩者,也有非神职修士。稍后,出生贵族的佳兰(Clare)受方济圣德的感召,毅然弃家追随,努力实践甘贫、淡薄、纯朴以及超脱的福音生活。由于追随方济的热心青年女子越来越多,方济遂于一二一二年为她们创立了「贫穷姊妹会」,即圣佳兰苦修会(Poor Clares),或称方济第二会,这是个专务祈祷刻苦的隐修会。
由于方济四处福传,其补赎、友爱及和平的精神吸引大批信友的仿效,他们都是有家室子女者,不能弃家庭不顾而进入修会,方济遂于一二二一年创立了作补赎的在俗第三会(Secular Third Order of St. Francis),这是特别为信友们设立的神修团体,使他们在世俗中依耶稣的福音精神,度更成全的教友生活。
2.三会的发展方济会自初期即因悟守贫穷圣愿的尺度差异,第一会分出了三个不同支会,即小兄弟会简称O.F.M.、嘉布遣小兄弟会(O.F.M. Capuchin)、住院小兄弟会(O.F.M. Conventual):这三支会各自独立,同属方济第一会的男修会。
同样,第二会地分成了四个生活方式略异的支会,即圣佳兰会、嘉布遣圣佳兰会(Poor Clares Capuchin)、葛莱德圣佳兰会(Poor Clares Collectine)以及吴尔班圣佳兰会(Poor Clares Urbanian)。
至于在俗第三会,有些会士愿意正式过修会的生活,便在多位教宗准许下,成立了一个度集体生活和发修会圣愿的团体,称之为「修规第三会」(Regular Third Order of St. Francis),以别于在俗第三会。此外,不少后期创立的男女修会,其会祖愿以修会第三会会规作立会的神修指南,他们虽各自独立,在精神方面成了附属方济会的修会;这些修会共有四一五个,其中二十四个男修会,三九一个女修会。
目前小兄弟会会士一万九千两百位,嘉布遣会一万一千七百位,住院会四千两百位,圣佳兰女修会共一万八千五百位,正规第三会约十三万名,在俗第三会约一百万人。合计方济大家庭成员共一百一十八万三千六百人。
3.方济会在中国方济逝世后二十年,方济会士卡尔毕诺(Pian Carpino)神父即于一二四六年七月二十日以教宗特使身分抵达中国和林(今蒙古库伦西南)。一二五三年又有罗伯普(Rabruk)神父来到和林,但都未能从事正式的福传工作。一二九四年孟高维诺(John of Montecorvino)总主教正式以传教士身分来到北京,积极展开福传事业,成为中国传教史上首任主教。一三二二年闻名的方济会士其福和德里(Fr. Odoric of Pordenone)亦抵达中国。当时在中国已有两个教区,近三万名信友,不幸元朝灭亡后,天主教在华的足迹亦告中断。十六世纪中叶,耶稣会士纷纷来华,而方济会士安法尔(Petrus Alfaro)等十八位亦于一五七九年抵华传教。直至一九四九年,方济会肩负的教区共有三十二个,分布于山东、山西、陕西、湖南和湖北五省。
4.方济会在台湾方济会士利克敦(A. Caballero)和亚玛丁(Almaden)二位神父于一六三二年抵台传教,但为时不久即告中断。抗日战争胜利后,德籍的高迪斯(Guido G?rdes)神父于一九五一年九月二十五日抵台,此后义、比、德、法、美、荷及爱尔兰的方济会士,偕同在海外的华籍会士,陆续来到台湾,分布于到台湾北、桃园、台南、高雄及金门等地。一九七一年在台湾、香港、澳门及新加坡等地的方济会士,同心合意地成立了(Franciscan Province of Our Lady, Queen of China);大家愉快地携手合作,为弟兄爱的方济精神作活的见证。
--作者:黄敏正
【方济会】 图片鉴赏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