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康德

拼音

kāng dé

怎么读

英语

Kant, Immanuel

【康德】的意思和解释

【康德】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目录

前言

康德意图修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二者的不实际处。理性主义只是涉及对概念的操纵,而经验主义把知识限制在感官的经验及其所引导出的事物;康德欲调和此二者的观点。

人物观点

  康德觉得仔细分析经验,可分类出某些思考范畴。例如:康德指出我们具有像因果概念、统一性、及完整性等概念,

但是我们从未如休谟所说的体验到可以实证方式处理的这些事物的任何一种。这些思考范畴或「官能」,不是我们感官经

验的一部分,也不是由感官经验衍生而来。康德以为,假使这些思想不是感官经验的结果,就必定是天赋的思考范畴,天

赋的心理官能被置于我们的感官经验之上,赋予感官经验结构和意义;康德认为有十二种的天赋官能使我们对物理世界的

经验能产生意义,譬如统一性、整体性、真实性、存在、必然性、相互性和因果概念等。

结论

照康德的说法,我们能意识体验到的事物,同时受到后天感官经验和天赋心灵官能的影响。心灵官能修正感官经验,使其
更具有组织和意义。因此如欲决定知识的本质,就须同时考虑心灵的主动贡献。
康德接受理性主义,认可心灵是知识的来源,而赋予活力;换言之,他不仅以感官经验来诠释知识,使得探求知识的方
法,更俱活泼。他以与生俱来的先天论的观点,再加上自笛卡儿时代以来即已失去地位的柏拉图学说,来解释知识。

关键字

中文:康德
英文:Immanuel Kant

参考书目

注1王文科(1989)。学习心理学,页46-47。五男图书出版公司
【康德】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康德(1724~1804)为德国批判哲学大师。康德出生于德国科尼斯堡(Konigsberg);生于此,殁于此,毕生未曾远行。由于康德父母皆为虔诚派教徒,因此从小便养成了克己律己的道德生活信条。他生活极为规律,定时起居而为人诚恳,是一位严格奉行道德规律的伟大哲人。康德幼时父母即有意让他专习神学,然因康德志趣较广,故进入大学之后,便学习哲学、数学、物理等。其中数学及物理学,尤其是牛顿的物理学说,对康德的治学与研究颇有影响。康德在大学求学期间,曾因家庭经济接济中断而中辍多年。大学毕业后,曾向科尼斯堡大学申请教职二次而被拒;直至学术研究稍有成就之后,于一七七零年始在科尼斯堡大学担任逻辑与形上学的教学工作。
      他闻名的〔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 1781)、〔实践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1788)及〔判断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 1789~1790),都是他教学之余的力作。〔纯粹理性批判〕为人类知识之成立,建立了巩固的哲学基础,确认了经验科学知识的地位。〔实践理性批判〕为人类的道德行为找到了理性的依据,同时确信人类内心深处有追求善良与幸福的积极倾向。〔判断力批判〕则为审美判断建构了沟通自然与自由的艺术世界的途径。
      康德着有〔论教育〕(On Pedagogy, 1803)一书。康德教育思想上受到了卢梭(J.J. Rousseau, 1712~1778)的影响,以为自然在儿童的教育发展上是必须顾及的一项重要因素。他以为教育的作用,基本上乃是人性的美化。教育的功能显示在使人成其为人的功能上。人性中的动物性是需要加以陶冶、节制与训练的。康德在讨论到教育时,注意到教育的三个重要层面,即陶冶(discipline)、培育(culture)及辨别(discretion)。陶冶的作用乃是要制止及约束人的动物性,以期在社会生活中没有任性的行为发生。培育的意义是强调人在社会生活中需要一定的知识及学问,以作为社会生活能力发展的依据;这些文化性的能力,诸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或艺术表达能力,均需藉由教育的活动而获致。辨别是指个人经由教育的作用而有判断是非、明辨真伪的能力。康德以为道德教育应为教育历程中重要的一环,不可完全委诸于教会;尤其重要的,道德教育须及早实施,否则儿童的恶习已成,便不易加以矫正了。康德是一位重视公共教育价值的学者,他以为在众人的教育环境中,个人会有较多的学习机会。康德也是一位教育的乐观主义者,这是因为他坚信教育是使人成其为人的一项途径。其次,他相信经由人类教育上的努力,人类的社会会一代比一代进步,而人性则会日趋于完美。

--作者:徐宗林

【康德】 图片鉴赏

康德

相关词语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