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王勃

拼音

wáng bó

怎么读

【王勃】的意思和解释

【王勃】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人名。(公元650~675)字子安,唐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人。为初唐四杰之一,属文绮丽,构思无滞,词情英迈,所作〈滕王阁序〉,为世所称。曾任沛王府修撰,着有《王子安集》。
【王勃】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目录

生平

王勃出身望族,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绩的侄孙。王勃小时候很聪慧,从小就能写诗作赋,世人目为神童。麟德元年(664年),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曰「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刘祥道大为赞赏,向朝廷表荐,麟德三年(666年),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王勃恃才傲物,经常得罪人。后任虢州参军,不久就因事罢官。父亲也因此降官去做交趾县令。王勃去交趾看父亲时,渡海溺水而死(一说溺水后受惊吓而死),只活了二十几岁。许多从事渔业、航海者悼念王勃,尊称他为水仙王,供奉于船上、港口、河边。

思想

王勃的诗多抒发个人情志,也有一些抨击时弊之作,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闻名。工于五律、五绝,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编》认为他的五律「兴象婉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五言绝亦舒写悲凉,洗削流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他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他在《上吏部裴侍郎启》认为「君子以立言见志。遗雅背训,孟子不为;劝百讽一,扬雄所耻。苟非可以甄明大义,矫正末流,俗化资以兴衰,家国由其轻重,古人未尝留心也。」对唐初文坛的风气转变起了很大作用。

着作

由于他的着作绝大部份已经散失,现在留下的一本《王子安集》已经是明代崇祯皇帝庚辰年间刻「初唐四杰」着作时,根据后人收集到的一点断简残篇凑合而成的结果,因此我们无法知道他决心修佛始自何时。但根据《王子安集》,我们至少知道他20岁时还没有决心修佛。
所以他正式开始修佛大概是在20岁以后、27岁以前的某个时候。在他留下的十篇碑文中,除了那篇有名的《益州夫子庙碑》外,其余九篇全是为佛寺写的碑文;而《王子安集》中的最后两篇则是《释迦如来成道记》和《释迦佛赋》。《释迦如来成道记》是一篇很长的赋体文,讲述释迦牟尼佛发心修道和最后成道的经过。由于其中用到大量的佛家专门词语,一般人很难看懂,所以有名的钱塘慧悟大师专门为它写了详细的注解;原文加上注解一共26页。《释迦佛赋》是一篇赞颂释迦牟尼佛的短赋,它的最后两句「我今回向菩萨,一心归命圆寂」正是王勃决心修佛的誓言。在慧悟大师为《释迦如来成道记》写的注解中还提到王勃的《释迦画像记》和《维摩画像碑》也是当时「盛行于世」,但现在的书中都没有。另外,王勃还为《四分律宗记》写过序文[13]。该书是讲佛家八正道的,全书共有几十万字。

评价

《旧唐书》载:「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杨炯《王勃集序》上也 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

参考资料:

【王勃】 图片鉴赏

王勃

相关词语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