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的意思和解释
【王逸】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王逸】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王逸字叔师,东汉南郡宜城人。安帝元初年间为校书郎;顺帝时宜至侍中。着有〔楚辞章句〕行于世,为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除注释字句外,并对作品的产生背景和思想艺术特色,作较全面的说明、评价。另着有赋、诔、书、论及杂文共二十一篇,及作汉诗一百二十三篇,由后人辑为〔王叔师集〕。
王逸有关道德人格的教育思想,寄托于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论。在〔楚辞章句.序〕中,逸阐明〔论语〕所载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观点,并呼应西汉刘安〔离骚传〕认为屈原作品义兼〔国风〕、〔小雅〕,可与日月争光的立论,而驳斥班固片面的不同看法。首先,王逸针对班固贬低屈原人格为「露才扬己」,而称誉屈原的人格之美为:「膺忠直之质,体清洁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其次,将屈原的志行与历史、社会、政治相结合,反对班固「全命避害」的生命意识及明哲保身的批评,主张「人臣之义,以忠正为高,以伏节为贤,故有危言以存国,杀身以成仁。」发扬屈原与浊世抗争的精神。其三,逸以儒家「依托经义」的文学观点,扬举屈原文章,针对班固批评屈原「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正,经义所载。」对〔离骚〕的许多题材、用语和儒家经典一一对照,互相比附,藉此肯定屈原作品的价值是「依托五经以立义焉」。又说:「屈原履忠被谮,忧悲愁思,独依诗人之义,而作〔离骚〕,上以讽谏,下以自慰。」要之,赞扬屈原能如经义般正视社会,直接面对人生的讽谏意识。王逸认为产生在黑暗时代的文学,其社会意义及教育作用就在于「怨主刺上」,符合孔子以「兴、观、群、怨」论诗的精义,而不同于某些汉儒片面强调「温柔敦厚」的诗教。由此可知,虽然王逸也会因过于牵强附会,而伤及屈原作品的文学特点,但却对〔楚辞〕的教育作用有所称扬。
--作者:陈章锡
相关词语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