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军东征】的意思和解释
- 公元十一世纪末至十三世纪末,基督徒组织十字军,欲收复耶路撒冷,而与伊斯兰教徒发生的战争。前后共计七次。因组成十字军的分子太过复杂且毫无纪律,结果,两度收复的圣地,终又被夺去。然而,十字军东征亦促进了西亚和欧洲之间的交通和文化交流。
- 公元十一世纪末至十三世纪末,基督徒组织十字军,欲收复耶路撒冷,而与伊斯兰教徒发生的战争。前后共计七次。因组成十字军的分子太过复杂且毫无纪律,结果,两度收复的圣地,终又被夺去。然而,十字军东征亦促进了西亚和欧洲之间的交通和文化交流。
目录 |
源头
11世纪后期塞尔柱土耳其人侵占巴勒斯坦后,开始进攻基督徒朝拜的圣地,此举激怒了东西双方的基督教会。拜占庭皇帝呼吁共同对抗塞尔柱王朝的压迫;公元1965年,教皇号召发动十字军东征,以对抗土耳其伊斯兰教徒。
经过
成千上万平民响应此一号召,游方传教士彼得领导了人民的十字军东征,但遭到小亚细亚塞尔柱人屠杀。1096年,一支正式的欧洲军队与君士坦丁堡军队联合。其中有的领袖是为宗教信仰而战,有些则是为了可望得到更多领土和财富。他们征服了塞尔柱王朝在小亚细亚和叙利亚的领土。1099年,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
1187年海廷战争
欧洲人被伊斯兰教徒包围在一片不毛之地,因此他们对亚洲的征战没有持续多久。在炎热环境中作战,全身披覆盔甲的基督教骑士成为行动敏捷的伊斯兰教徒弓箭手骑士的好目标。公元1144年,伊斯兰教徒夺回小亚细亚的埃泽萨。为了夺回埃泽萨,十字军从欧洲开始第二次东征。在向东的长途征程中,士兵忍饥挨饿,还遭到匪徒攻击。即使是好容易才到达小亚细亚的士兵,也被土耳其人歼灭。在巴勒斯坦,基督教的统治者争权夺利,暗中组织人力和物力来保卫自己的领地。1170年代,在英勇的战士萨拉丁领导下,叙利亚和埃及的伊斯兰教徒联合起来。1187年,海廷战争中,萨拉丁击败基督教徒,占领阿卡和耶路撒冷。1189年,英国的里查一世、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一世和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发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91年,里查一世收复阿卡。
1192停战
英国的里查一世来到离耶路撒冷数小时行程的地方。部队拒绝继续前进,因为缺水短粮又疲惫不堪。里查不得不退兵。在绝望中谋求与萨拉丁求和。他采取了颇离奇的作法,让他信奉基督教的妹妹与萨拉丁苏丹的伊斯兰教徒兄弟联姻。1192年11月里查与萨拉丁达成停战协定,规定沿海城镇由基督徒统治,基督徒到圣地朝圣的沿途安全有保障。十字军数次东征的努力以及数十年的惨烈征战通通白费,巴勒斯坦大部分土地仍在伊斯兰教徒手中。
关键字
中文关键字:巴勒斯坦、彼得、萨拉丁、腓特烈一世、腓力二世
英文关键字:Palestine 、Πετρο? 、Saladin、Friedrich I Barbarossa 、Philippe II Auguste
出处
P.S.胡怀/着。新世纪世界史百科全书,1995年出版,页138~139。猫头鹰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十字军东征(1095~1291)指十一世纪末西欧天主教徒在教宗的呼吁下,集体地赴近东,要从伊斯兰教徒手中夺回基督的故乡-巴勒斯坦为目的;大规模的东征计有八次。兴起背景:圣地是救主耶稣诞生、布道与救赎人类的地方,自公元三二六年君士坦丁大帝的母后圣赫勒娜(247~327)来此顶礼后,赴圣地朝圣成为基督徒重要的活动之一。圣地自公元六三八年为信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占领,使基督徒来此巡礼感到不便;尤其土耳其统治圣地后(1055),对来这儿朝圣的基督徒加以迫害,因而引起西欧天主教徒的愤恨。一零九二年土耳其军占领君士坦丁堡对岸的尼西亚(Nicaea),旋建为都,拜占庭帝国岌岌不保;其帝于是遣使请教宗乌尔班二世相助。教宗在法中部克列芒召开宗教大会(1095),号召信众远征,并许下参加圣战的,可享罪罚完全赦免的全大赦(Indulgences);结果向应者众多。教宗要东征者颈带一十字架,去时挂在胸前(或缚于前额),归时则垂在背后,故名十字军;后期守卫圣地的骑士们用布剪成十字架绣在会衣上或铸在铜盾上。
首次十字军东征(1096~1099),是约万人的民众十字军于一零九六年八月动身,由隐修士彼得率领,因为是乌合之众,在小亚很快便被土耳其军击溃。后有贵族十字军由法与北蛮贵胄组成,分四路,合计骑兵四、五零零,步兵三万余;十二月起程,次年(1097)四月兵临君士坦丁堡,六月光复尼西亚,交还拜占庭,七月由亚美尼亚基督徒协助,夺得以德撤,遂建立首座拉丁伯国(1098~1144),一零九八年六月攻陷安拉阿,连为公国(1098~1268),一零九九年五月包围耶路撒冷,七月十五日攻陷,建立耶路撒冷王国(1099~1187),以洛林公爵高弗利为首任国王,后再成立黎波里伯国(1109~1289)。此王国的组成,全以法国封建为蓝本。
一一四四年以德撒失陷,因而激起第二次东征(1147~1149);参与者有日耳曼皇帝康拉德三世与法王路易七世。但因各自为政,再加拜占庭皇帝作梗(因十字军不曾把圣地还给他们),结果战争在小亚细亚与大马士革皆失利。一一七一年,土耳其佣兵将领萨拉丁推翻绿衣大食王朝而代之,旋统一埃及与叙利亚,一一八七年十月占领耶路撒冷,因而再激起第三次东征(1189~1192);且参与者皆西欧一时之选。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不幸在小亚细亚夜渡河落水溺毙;英王理查一世与法王腓力二世两人不和,不曾夺回圣城,法王先归,只有理查与萨拉丁周旋。萨拉丁欣赏英王的英勇和他立约:(1)承认由约帕至阿克狭长地带为基督徒所有;
(2)基督徒可自由到耶路撒冷、伯利恒与拿撒勒朝圣,但以不带武器为限;
(3)双方休战十年。
一一九三年萨拉丁卒,其帝国分裂;教宗英诺森三世认为良机难得,便发起第四次东征(1202~1204),目标为埃及。基于十字军无船运兵,便向威尼斯共和国借船;它乘机要十字军拿下商业劲敌札拉城(Zara 1202),再攻陷君士坦丁堡(1204),建立东方拉丁帝国(1204~1261),倒行逆施,让教宗十分伤心。一二六一年,偏安尼西亚的拜占庭皇帝,由热那亚军协助而复国。因成年人多次东征也许因内心不洁而失败,有人相信如果天真无邪的儿童出征,定能成功;果然一二一二年先有科伦十三岁少年尼古拉率两万日耳曼儿童东征(幸亏大都听教宗的劝说而折回),后又有法籍斯蒂芬带三万法籍儿童到马赛,结果大半被两奸商运到埃及与叙利亚出售为奴。该奸商后为皇帝腓特烈二世捕获处死。教宗英诺森始终不忘圣地,于一二一八年又发起第五次东征(1218~1221),参与者为日耳曼和法国的诸侯,法军仅夺得埃及重镇达米塔,苏丹以一块十字架圣木换回该城并休战八年。
皇帝腓特烈二世率军作第六次东征(1228~1229)。基于他通阿拉伯语而和苏丹会谈,适埃及有内乱,故予帝优厚的条件:(1)双方休战十年;
(2)割耶路撒冷、伯利恒与拿撒勒三圣城给基督徒;
(3)从耶路撒冷通往海滨的走廊一条。可惜耶路撒冷于一二四四年又被回军占领,从此圣城迄一九一七年英将军阿兰比攻占,有六百多年不属于基督徒所有。这时十字军仅占有约帕、阿克、安提阿及其近郊而己。法王路易九世两次(1248~1254与1270~1271)向应教宗的号召东征,皆心虽诚而力不足。
十字军的失败是教宗与西欧王公低估了东征的艰辛,对敌人缺乏了解,又不知团结而回军则以逸待劳;西欧野心的政治家多次利用宗教热诚以达到其政治与经济的目标;拜占庭帝国的敌视也是因素之一。但十字军的成就不在军事而在东西交通的打开与文化的交流;亚洲的稻米、蔗糖、香料、棉布与我国的丝绸、瓷器皆于此期先后经阿拉伯人之手输入西欧,改善了欧人的生活水准。因东西贸易的兴隆,促成欧洲城市商业的复苏与中产阶级的产生,使欧洲社会的结构发生了钜变;尤其是意大利,商业城邦如威尼斯、热那亚与阿马耳非(Amalfi)都发了十字军的财。此外是我国的罗盘针与火药流入欧洲,促成地理大发现、封建社会的崩溃、王权的伸张与帝国主义的崛起等,可说无不是十字军时代打下的基础,使近代的欧洲文物鼎盛,彻底改变了它的容貌。最后天主教的传教事业是从圣方济(St. Francis of Assisi)亲赴开罗,志在攻宗苏丹(1219)而开始蓬勃起来。一二八九年第一位天主教传教士意大利籍方济会士若望孟高维诺(1247~1328)奉教宗尼古拉四世之命来我国传扬福音,一二九四年抵达大都-北京,皈依教友五万余,被教宗克来门五世册封为北京首任总主教,是为天主教传入我国之始。
--作者:罗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