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的意思和解释
-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于范阳起兵造反,陷两京,玄宗逃往四川。禄山死,子庆绪继之;庆绪死,史思明继之;思明死,子朝义继之,至代宗广德元年,其乱始被郭子仪、李光弼等敉平,历时九年,史称为「安史之乱」。也作「天宝之乱」。
目录 |
源由
唐玄宗(注1.)天宝年间,因宠爱杨贵妃(注2.),沉迷游乐,遂渐不理政务,大权为李林甫(注3.)掌握,李林甫为了防止汉人官僚由日趋重要的边境节度使入都为相,跟他竞争,开始引用异族出身的人担任节度使。伊朗系孛库特人安禄山(注4.)便因此与李林甫结合,出任节度使。李林甫死后,外戚杨国忠为相。安禄山与杨国忠争宠,因惧身在边疆,有朝一日会被杨国忠(注5.)罢黜,乃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兵叛幽州,占领洛阳,造成为时九年的安史之乱。
经历
安史之乱时,原先的律令机构无法应付乱事,唐室乃将乃将边境藩镇组织迁入内地。节度使是律令机构逐渐发生问题所设的许多组织之一,而其重要性又超过其他使职。从安史之乱开始,到唐末,全国约设有四十五个节度使。每一个节度使常领有数州,甚或管辖十多州;而且除原有的兵权外,又兼任有行政权的观察使和辖区内最重要区域的州(称为使府)刺史。辖区内分为史府及其他的州(称为支郡)。使府由藩镇的主要兵力─牙中军屯驻,支郡则由牙外军屯驻,进而还将村落自卫的团练兵编入藩镇部队。于是,律令体制的中央→州→线的统治系统变成中央→藩镇→州→县,藩镇的动向渐具重要意义。大抵而言,藩镇往往独占辖区内的税收,任意任免官吏,增加军力,而有自立的倾向;安史叛军的降将被任命为节度使时,这种倾向更加为明显。在所有藩镇中,独立倾项最强烈的是河北三镇(天雄、成德和卢龙)。藩镇的独立倾像虽然浓厚,亦有程度之别。比较从顺唐室地当时称为「顺地」;自立倾向较浓而不服中央的称为「反侧之地」,后者以河北三镇为最。但是,在自立化中,扮演主要角色的与其说是藩镇的权力中枢部门,倒不如说是牙中军。如果中央欲将藩镇纳入官僚体制,节度使以下整个藩镇即联合起来反抗中央。藩镇领导阶层如果倾向中央,牙中军即起而叛变,驱逐节度使,以贯彻自立的传统。节度使大多靠牙中军或士兵的支持与拥立而得位,因此其职往往无法世袭。不过,节度使中也有置家兵者。藩镇的士兵原是均田制解体、大土地所有制形成过程中没落的小农民或破产者,此时成为不事生产专靠国家税收养活的佣兵,到唐末,期数约有九十万人。九世纪初叶,唐宪宗(注6.)即位后,费时十五年,随次讨平反堂的藩镇,使河北三镇以外的藩镇均成为「顺地」;并将杨炎两税法的原则实施于这些顺地藩镇。到献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更削减节度使的权限,除河北三镇之外,节度使大都由中央派遣的文官和禁军武官担任。
关键字
中文关键字:唐玄宗、杨贵妃、李林甫、安禄山、杨国忠、 唐宪宗
英文关键字:Emperor Xuanzong of Tang、Yang Guifei、Li Linfu、An Lushan、Yang Guozhong、Emperor Xianzong of Tang
出处
李永炽/着。中国全集2历史中国,1982年出版,页129~130。锦绣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