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意思和解释
- 人名。(公元前179~104)西汉名儒,广川(河北省枣强县东)人。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三年不窥园。提倡独尊儒术。着有《春秋繁露》等书。
目录 |
生平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 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人。专治《春秋公羊传》。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长达2000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从而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
事迹
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将中国帝王置于世界与宇宙的中心,是天上与地下间的枢纽。对下,帝王秉承天命,代天而治;对上,帝王为人世的代表, 承担对上下四方祭祀的责任,远古时领导者为大祭司政教合一的特色仍然存在。此说对帝王的吸引力是只要人民安居乐业,四时风调雨顺,其政权便相当巩固了。对儒者而言天人感应说最美妙之处是将人事时地皆联系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一个政权如何得到天命?其帝王必能上事天下养民。而事天不仅仅只是要注意依时祭祀,这依时祭祀所得来的风调雨顺是养民最基本的条件。董仲舒继承孟子的说法将民心与天命结合在一起。得民心者得天命,失民心者失天命。可以说民心是天命形于下的一面,而天命是人心形于上的表现。但无论是天命或是民心,其转变都不是突然的,而是有徵兆的。民心不平的徵兆是天灾。。流离失所的人群的安抚在寄希望于一新的政权。谶纬的说法开始出现,预言者国之将亡,一政权之气数将尽。所谓革命,即革去现政权之天命。革命的可能限制了王权的无限扩张,在某一程度上达到的儒者监督帝王的目的。天人感应说既捧了中国帝王又对其权力的伸展有所控制。
着作
董仲舒有一百多篇文章、词赋传世,但是今日除了《天人三策》、《士不遇赋》之外大多散佚。《隋书?经籍志》所着录的《春秋繁露》据说是董仲舒的作品,这个说法暂时为学界所接受;由于该书内容杂芜不纯,无法完全证实是董氏之主张。宋代程大昌的《演繁露》与近代仍有一派学者认为《春秋繁露》是伪书。
评价
皮锡瑞称:「董子传《公羊》,《春秋繁露》所载,皆言经义,且皆与《公羊传》合。是董子之于经学,尤为专门名家。」
- 董仲舒,西汉广川人。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授,学生甚众,新学者但就其及门较久之弟子受业,或莫见其面;专心治学,三年不窥园。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仲舒以贤良对策,亦即天人三策奏对,主张治天下以教化为先,建请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更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帝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乃帝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谊匡正,王极为敬重。
仲舒治〔公羊春秋〕,喜言灾异,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灾,仲舒居家推说其意,草稿未上,主父偃侯仲舒,私见嫉之,窃其书上奏,上召见诸儒视读,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为其师书,以为大愚,于是下仲舒于狱,当死,诏赦之;于是仲舒遂不敢复言灾异。
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仲舒以弘为从谀,弘嫉之。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贤,颇善待之。仲舒恐久必获罪,乃称病免。仲舒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争谏,教令中学,所居而治。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中产业,以修学着书为事。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常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可见朝廷对仲舒之倚重。
仲舒学有源委,尝言仁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汉醇儒。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年老以寿终于家,家徙茂林,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仲舒所着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十余万言,皆传于后世,辑为〔春秋繁露〕、〔董子文集〕等书。
仲舒非常重视教育,认为统治者的主要任务是实行德治以教化万民。他把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三者 ,此即他所提出的 「性三品说」。他教导学生,要「不知则问,不能则学」,「君子不学,不成其德」,激励学生要勤学好问;并主张学习必须专一,要「形静志虚」,才能体会精微,深入悟解。
--作者:程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