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事宁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息事寧人

拼音

xī shì níng rén

怎么读

近义词

相安无事

反义词

推波助澜、惹事生非、无事生非

【息事宁人】的意思和解释

【息事宁人】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原指为政不生事扰民。语出《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后用「息事宁人」指平息纷争,以使彼此相安。
典源
《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二年春正月乙酉,诏曰:「令云『人有产子者复,勿筭三岁。』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筭一岁,着以为令。」又诏三公曰:「方春生养,万物莩甲,宜助萌阳,以育时物。其令有司1>,罪非殊死2>且勿案验3>,及吏人条书4>相告不得听受,冀5>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6>。立秋如故。夫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揆之人事则悦耳,论之阴阳则伤化,朕甚餍之,甚苦之。安静之吏,悃愊无华,日计不足,月计有余。如襄城令刘方,吏人同声谓之不烦,虽未有它异,斯亦殆近之矣。闲敕二千石各尚宽明,而今富奸行赂于下,贪吏枉法于上,使有罪不论而无过被刑,甚大逆也。夫以苛为察,以刻为明,以轻为德,以重为威,四者或兴,则下有怨心。吾诏书数下,冠盖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职,其咎安在?勉思旧令,称朕意焉。」

(1) 有司:指官员。官员职有专司,故称为「有司」。
(2) 殊死:斩首的刑罚。
(3) 案验:考验其事,而治其罪。
(4) 条书:分条记录。
(5) 冀:希望。
(6) 天气:四时的运行。
典故说明
汉章帝(公元56~88),名烜,明帝第五子,素好儒术,建初四年(公元79)召诸儒在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令班固等据以作成《白虎通义》;又诏曹褒定汉礼一百五十篇。政事按光武、明帝遗规,安定社会,发展生产。史家将他与明帝媲美,两朝合称「明章之治」。章帝为人宽厚,一改明帝苛察,禁用钻凿之类的酷刑。章帝曾下诏,命令所有的官员,如果人民不是犯了死罪,就不需要查验其罪,如果是官吏之间互相告发,一律不得受理,为政以不得生事扰民为重点。后来「息事宁人」演变为成语,用来指平息纷争,以使彼此相安。
书证
  • 01.《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源)
  • 02.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其时朝廷之上,无不以画疆守盟,息事宁人为上策。而放翁独以复雠雪耻,长篇短咏,寓其悲愤。」
  • 03.《清史稿.卷一一.高宗本纪二》:「己卯,以用兵金川劳费,密谕傅恒息事宁人。」
  • 04.《清史稿.卷一五八.邦交志六》:「或更遣使赴日本报聘,辨明开炮轰船原委,以释疑怨,为息事宁人之计。」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原指为政不生事扰民。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后多指调停纷争,以使彼此相安。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三˙滦阳续录五:谬答以畏,可息事宁人。彼此相激,伊于胡底乎?
【息事宁人】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原指为政不生事扰民。《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后多指调停纷争,以使彼此相安。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三.滦阳续录五》:「谬答以畏,可息事宁人。彼此相激,伊于胡底乎?」
【息事宁人】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 原指为政不生事扰民,后指平息纷争,使彼此相安无事。
      【造句】这种息事宁人的做法,只会让问题日益恶化而已。
【息事宁人】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目录

出处

《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二年春正月乙酉,诏曰:「令云『人有产子者复,勿筭三岁。』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筭一岁,着以为令。」又诏三公曰:「方春生养,万物莩甲,宜助萌阳,以育时物。其令有司1>,罪非殊死2>且勿案验3>,及吏人条书4>相告不得听受,冀5>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6>。立秋如故。夫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揆之人事则悦耳,论之阴阳则伤化,朕甚餍之,甚苦之。安静之吏,悃愊无华,日计不足,月计有余。如襄城令刘方,吏人同声谓之不烦,虽未有它异,斯亦殆近之矣。闲敕二千石各尚宽明,而今富奸行赂于下,贪吏枉法于上,使有罪不论而无过被刑,甚大逆也。夫以苛为察,以刻为明,以轻为德,以重为威,四者或兴,则下有怨心。吾诏书数下,冠盖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职,其咎安在?勉思旧令,称朕意焉。」

〔注解〕(1) 有司:指官员。官员职有专司,故称为「有司」。(2) 殊死:斩首的刑罚。(3) 案验:考验其事,而治其罪。(4) 条书:分条记录。(5) 冀:希望。(6) 天气:四时的运行。

故事

汉章帝(公元56~88),名烜,明帝第五子,素好儒术,建初四年(公元79)召诸儒在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令班固等据以作成《白虎通义》;又诏曹褒定汉礼一百五十篇。政事按光武、明帝遗规,安定社会,发展生产。史家将他与明帝媲美,两朝合称「明章之治」。章帝为人宽厚,一改明帝苛察,禁用钻凿之类的酷刑。章帝曾下诏,命令所有的官员,如果人民不是犯了死罪,就不需要查验其罪,如果是官吏之间互相告发,一律不得受理,为政以不得生事扰民为重点。后来「息事宁人」演变为成语,用来指平息纷争,以使彼此相安。

解释

原指为政不生事扰民。语出《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后用「息事宁人」指平息纷争,以使彼此相安。

近义词

反义词

煽风点火

造句

息事宁人的做法,有时只会助长邪恶,于事反无补益。

【息事宁人】 图片鉴赏

息事宁人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