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的意思和解释
【空間】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泛称天地之间。如:「宇宙空间」。数学上指凡质点可存在的处所,称为「空间」。依质点位置的不同而有一维空间、二维空间、三维空间的区别。数学中凡涉及几何之集合,常以空间一词称之,故涉及位相者有位相空间,涉及测度有测度空间等等。
【空間】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 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
【造句】三度空间 - 泛称天地之间。
【造句】在广大的宇宙空间,仍然有许多人类无法以科学解释的现象。
【空間】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空间」是指「可见或可想像的、与物体内外共存,有三度连续,无限而可分的广袤。」这种「空间」概念系以「空间」就像其他外在事物一样,是外于认知主体,而为认知主体所认识和探讨的对象。希腊哲学家中如原子论派认为空的空间是说明运动的必然。柏拉图(Plato, 427~347 B.C.)以为空间是理念与可感物体之外的一种存在,类似理念之永恒,但无形而空虚。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以为空间是物体之间固定的关系。
近代哲学家以康德(I. Kant)为例,认为空间与时间一样,均是主体在认知外在感性事物时的形式,康德将空间称为认知主体的「感性直观形式」。即空间观念原本不是经验的,在空间中感觉到空间是预设的。空间是先在的必然,因为即使主体人可以想像空间无物存在,也不能说空间不存在。空间是一种直观,在其中包括某些特殊的空间;故而空间代表无限大,由几何学可以推知。总之,空间是感性的主观状况,由此才可能有外在知觉。康德转而论述空间是主体的认知形式。故当人在认知一对象是「在我的左边」时,这命题不能被解释为这对象与我同时并存于一空间中,由于二者之间的位置不同,所以才有相对的或即方向的关系出现。依照康德的说法:因为认知主体原本即具有空间认知形式,所以能把对象标示为「在我的左边」。这是因为外在事物在未经主体认知活动之前,原本是混沌且未经整理的。数学及自然科学则是认知主体将这些混杂事物秩序化的结果。依此,为说明数学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康德将空间视为是主体的认知能力。是认知主体的感性直观形式,与康德强调的主体主动性有关。
康德的说法在其以后的哲学家中引起广泛的讨论。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即由存有论的观点,批评康德的主张并不是对空间概念最原初的(the most original)解释。海德格认为,此有(Dasein,即指人)的存有不断地显示着周遭世界(die vmwelt)。亦即此有不断地以某些事去完成另一些事。依此,空间概念是在此时才是最原初地被释放出来。如当人想要找铁鎚打铁钉把门固定时,此时这些事物的关系即形成一周遭世界。但当人手中没有铁钉时,就会指向工具箱,并构想箱子大约在房间中的何处,比如在门后或在床下,这时此有所产生的指向(ausrichten,或对准某物)作用,即开展出最原初的空间概念。依此,空间原初的概念是以隐约或模糊的方向形式显现的。当此有想脱离这模糊的状态并具体地去开展事物所在位置时,具体或精确的方向才会呈现。此时才会有「左边」、「右边」、「前方二十公尺处」等空间标示的情况发生。
总括近代对空间的概念,一是认为空间是真实的,独立于人类主体和物体之外;二是认为空间概念纯属主观,由观感而得到个别印象;三是空间虽为主观,同时也是客观的,因为知觉来自于物和物之间的关系。空间概念的特质是:(1)对所有的物都相同,如果一物可以移动,则所有的物都可移动;
(2)可作三度无限延展;
(3)不限于位置和方向,即可以变换位置和方向;
(4)一致而对应,即两平行线在空间永不交集或分散。
--作者:朱启华
相关词语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