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攻击】的意思和解释
【攻击】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以武力、语言或文字对人施加伤害。如:「他义正词严,以事实澄清了对手的攻击。」主动进攻,袭击敌人。《三国演义.第一零八回》:「今他筑起大堤,左右又筑两城,以防巢湖后面攻击,诸公须要仔细。」
【攻击】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 以武力、语言、文字等各种方式进攻或伤害别人。
【造句】那架飞机在回程中受到不明物体攻击,只好紧急降落。
【攻击】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所谓攻击可分为两部分来说明:
1.攻击性行为:指对别人造成伤害之行为,并且是攻击者有意的行为。攻击行为可能是反社会、利社会或是社会性认可的,视攻击行为是否违反或遵从社会规范而定。例如,因抢劫不成而杀人,属于反社会的攻击行为;而法警执行枪决则是遵从社会规范;在课室中的体罚问题,则一直是个争议性很大的攻击行为。
2.攻击性情绪:指企图伤害别人的内在状态,例如愤怒。攻击情绪不一定都表现出来成为攻击行为,因为社会规范不允许个人随意表达其攻击情绪和攻击行为。故很多时候个人必须学习控制自己的攻击情绪,并克制其攻击行为。
有关产生攻击行为的理论如下:
1.佛洛依德(S. Freud)认为个人为满足自己需求而向外攻击,所以攻击是本能之一。例如雄性斗鱼的攻击行为,似乎不需要学习。另一种攻击则是转向自己,称之为死之本能。
2.挫折攻击说认为当个人受到挫折时,攻击是挫折的反应之一。例如丈夫夜归,当妻子一再的说教责骂,丈夫备受挫折而出手打人;许多的家庭暴力因此而起。
3.社会学习论认为攻击行为可经由模仿学习而来。许多研究显示:当儿童观赏完暴力影片之后,其攻击行为增加许多,可由直接模仿或替代性模仿而学到暴力,例如儿童由家中成人学到攻击行为,也可由大众传播中模仿,因此大众传播对暴力影片的处理,相当受到重视与关注。
攻击的方式有两类:(1)直接攻击,对攻击目标直接加以伤害,例如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2)间接攻击,以迂回、间接的方式达到攻击的目的。
直接的攻击行为往往受到社会规范的制止,因此在复杂的社会互动之下,个人会学着把直接的攻击行为化明为暗,即采取间接的、迂回的、被动的方式,或设法使自己的攻击行为合乎社会规范,或者至少不易被抓到把柄的方式。例如员工对公司不满,不一定直接要求罢工或谈判,可能使用上班时怠惰、敷衍或暗中破坏公物,来宣泄不满的情绪,以达到攻击的目的。
在正常的情况下,个人的行为受社会规范监控,但在群众运动中有一值得注意的现象,即是处身于群众里的个人经常肆无忌惮的表现破坏性的攻击行为。这时候最容易产生暴力感染,因为在群众里的匿名作用、责任分散、群众的鼓噪……等因素引起个体的激昂状态及相关反应,即是「去个人化现象」(deindividuation)。
故攻击有如双面刃,有正面功能,亦有负面的破坏性。
--作者:郑芬兰
- 舞蹈治疗名词。是个体追求目标的动机性行为受到挫折所导致的反应。攻击的方式有身体的、精神的或语言的,或直接攻击他人身体的或破坏物品的。攻击的目的不一定是在伤害受攻击者,也有藉攻击获得自我满足或引起他人注意。在舞蹈治疗中治疗师应用治疗技巧以引导参与者将攻击的冲动和慾望昇华到身体活动中,或将潜在与攻击有关的焦虑、不安、挫折等透过律动的方式宣泄出来。
- 《张氏心理学辞典》1992、《舞蹈律动治疗》1986年、《发展心理学》1984年、《Dance Therapy》1981.
--作者:刘丽云
相关词语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