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的意思和解释
【多样性】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形式或规模呈现多种样式。如:「大型的百货商场,提供给顾客更多样性的选择。」
【多样性】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 形式或规模呈现多种样式。
【造句】这次电子展,各厂商多样性的设计,令人目不暇给。
【多样性】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多样性在哲学的意义上指的是存有(beings)的多元性(plurality),或是实在(reality)的繁杂性(manifoldness)。
「多样性」一字的出现与古希腊哲学中所探索的「一与多」(The One and the Many)问题有关。所谓的「一与多」的问题亦即是「世界的构成究竟是具有统一性还是世界系由无限多分开独立的存有之物所构成?」的问题。
希腊哲学中,伊利亚学派(Eleatic School)中的巴门尼底斯(Parmenides, 540~470 B.C.)认为所谓的多样性,其实只是一种感官的错觉,世界只是独一无二的「存有」本身,而且这存有本身是不可分割的连续性整体;而芝诺(Zeno, 340~c.265 B.C.)则透过一系列的论证想要证明多样性的不可能。后来的恩培道格斯(Empedocles, 490~430 B.C.)等人主张一种质的多元论(qualitative pluralism),认为「有」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各个存有要素间有性质上的差异;德谟克里特斯(Democritus, 460~370 B.C.)等人则主张量的多元论(quantitative pluralism),他们将巴门尼底斯的「存有」分化为无数的同质元素,称之为「原子」(atom)。帕拉图(Plato, 427~347 B.C.)将感官现象中的多样性化约至理念的统一性(the unity of idea)中,以为感官经验的多样性是由于它们分受(participate in)了理念的结果。是以柏拉图虽然仍将多样性视作一种幻觉,但是却也承认了在理念世界中具有一种多样性。「一与多」的问题到后来成为中世纪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中唯实论(realism)与唯名论(nominalism)之间争论的主要根源。唯实论者主张有普遍概念的存在,而唯名论者则以为否。在康德(Imm. Kant, 1724~1804)的哲学中,将感官所提供给知识的材料称为「繁杂」(Manifold),也就是指殊相(particulars)所具有的多样性或不同性而言。康德认为,在我们获得知识之前,「知性」或「悟性」(understanding)所具有的「综合」(synthetic)功能必须先将「繁杂」纳入其范畴(categories)中。
综观前述学者对于多样性的看法,可以发现,多样性原先是存有学(ontology)中「一与多」的问题,但是经过中世纪经院哲学唯实与唯名的争论及康德等人的研究后,多样性成为认识论(epistemological)中的问题。知识的对象究竟是众多分立的感官经验,抑是要在川流不息的「繁杂」中寻绎亘古不变的存有本身?此外,我国宋代理学家也有「一本万殊」的观念。
--作者:方永泉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