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的意思和解释
- 人名。(公元前77~前6)字子政,本名更生,汉沛县人。高祖弟楚元王刘交的第四代孙。元帝时为中垒校尉,后因权臣专政,被废十多年。成帝时,改名为向,任光禄大夫,校阅经传诸子诗赋等书籍,撰成《别录》一书,为我国最早的分类目录。另着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洪范五行》等书。
生平
刘向,西汉学者、目录学家、文学家。字子政,本名更生。汉高祖同父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汉宣帝时,曾和王褒等人同献赋颂,官至散骑谏大夫、给事中,汉元帝时,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作为一个关心国事的今文经学家,他曾屡次上书言事,弹劾宦官外戚,奏章中多利用地震等自然灾变来附会当时的政治现象,把自然灾变说成是上天的警告。由于直谏而得罪权贵,曾被诬下狱,免为庶人,闲居十余年。汉成帝即位,刘向被起用,拜中郎使领护三辅都水,迁光禄大夫,并受诏与步兵校尉任宏、太史令尹咸、侍医李柱国整理五经秘书、诸子诗赋等,由刘向总其成,前后近二十年。官终中垒校尉,故后世称“刘中垒”。
着作及观点
刘向早年适应宣帝喜好辞赋的需要,与宣帝周围的文学侍从一起从事辞赋写作。《汉书·艺文志》载其辞赋三十三篇。现除少数残篇断句外,皆不存。唯有《九叹》存于《楚辞》之中。这是他后期典校经书时,为“追念屈原忠信之节”而作,其中寄托了他的身世感慨。刘向校书时,辑《楚辞》十六篇,其中即有《九叹》。后由东汉王逸作注,名《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传本。刘向的文章保存下来的多是一些奏疏和校雠古书的 “叙录”等。其闻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刘向的散文,敍事简约,娓娓动听,论理畅达,从容不迫,在舒缓平易中表现了作者深沉恳切的感情,对唐宋古文家有一定影响。刘向还撰有《新序》、《说苑》和《列女传》。前两种是分类纂辑先秦至汉代史事,来进行封建伦理道德的说教。但如《新序》的“叶公好龙”,《说苑》的“雍门子周说 孟尝 君”等,都是很有意义的故事,广为传诵。后者则专门记录有通才卓识、奇节异行的女子的事迹,如“孟母教子三迁”、“丑女无盐说齐宣王”等,常被后人称引。这部书文笔朴素,敍事简约,是魏晋小说的先导。刘向在典校古籍时,撰有《别录》。后来,他的儿子刘歆以《别录》为基础撰成《七略》,这是中国最早的目录学着作,原书已不存,清代洪颐煊、马国翰、姚振宗有辑本。班固因《七略》而成《汉书·艺文志》,可从中见《七略》之梗概。原有集六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刘子政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评价
他自幼博览群书,熟悉儒家经典,精通天文星象之学,非常勤奋。班固在《汉书》中评价他:“为人平易,廉洁乐道,不交接世俗,而专思经术。昼读书传,夜观星宿,经常通宵达旦。”
- 刘向(公元前77~前6)字子政,本名更生,系出高祖同父少弟楚元王交后;交生红侯富,富生光禄大夫辟疆,辟疆生阳城侯德,为刘向之父。向生于西汉昭帝元凤四年,卒于哀帝建平元年。年十二,以父德任为辇郎,二十岁擢为谏大夫。宣帝在位,循武帝旧例,招选名儒俊才,置于左右。向以通经术,善为文章,得与王褒、张子侨等并进。年二十九,与诸儒讲五经同异于石渠阁,复拜为郎中给事黄门,迁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后因误信方术家言,进淮南王书,言黄金可成,试之不验,得罪;帝奇其才,因得免死。
元帝即位(公元前48),向因宗室之亲,而又忠直,明经术,有操行,升为散骑宗正给事,与萧望之等同心辅政;后因石显专权,废置十余年。成帝立(公元前32),向复出,每上书论事,多切中时弊,发于至当,然为外戚王氏所压,不复大用,居列大夫官前后三十余年,年七十二卒,卒后十三岁,而王氏代汉。
向为人朴易无威仪,专心研求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坐以待旦。他勤于着述,故着作很多,有[新序]、[说苑]五十篇、[列女传]八篇,为后世掌故小说之滥觞;又有赋三十三篇,今存[九叹]九篇,及[洪范五行传]、[列仙传]等。
向有三子,皆好学;长子汲,以易教授,官至郡守;中子赐,九卿丞,早卒;少子歆,字子骏,生于汉宣帝甘露初年,卒于刘玄更始元年(23),享年七十余岁。歆少年即通诗书,能文章。成帝时与王莽同为黄门郎,颇为莽所器重,河平中(公元前26)受诏与父向同领校秘书,凡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向死后,歆为中垒校尉,哀帝立,大司马王莽举歆为侍中太中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复领五经,卒父前业。
王莽篡位,尊歆为国师,后因莽杀其三子,又以南阳兵起,惧祸及,从王涉言,谋诛王莽,事泄自杀。
歆之着作,以〔七略〕最有名,使我国古籍有所稽考,有功于学术,〔汉书·艺文志〕,即据〔七略〕删节而成。
--作者:程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