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若无人】的意思和解释
(1) 荆轲:?~公元前227,战国时卫国人。好读书击剑。燕王喜二十八年,带着夹有匕首的地图和秦将樊于期的首级入秦,欲刺秦王,结果事败被杀。
(2) 高渐离:战国时燕国人,生卒年不详。善击筑。助荆轲刺秦王,事败,隐姓埋名。后被发觉,秦王唯瞎其目。后为秦王击筑,趁机置铅块于筑中,扑击秦王,不中,被杀。
(3) 燕: 周代姬姓诸侯国,故址在今河北、辽宁及韩国北部。为战国七雄之一,后为秦所灭。
(4) 筑:古代弦乐器,形状似琴,有五弦、十三弦、二十一弦的不同,今已失传。
(5) 和:音ㄏㄜˋ,应和。
(6) 已而:过了不久。
- 01.《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荆轲》:「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源)
- 02.《聊斋志异.卷一一.司训》:「凡同人咸集时,皆默不语;迟坐片时,不觉五官俱动,笑啼并作,旁若无人焉者。若闻人笑声,顿止。」
- 03.《镜花缘.第一八回》:「谁知腹中虽离渊博尚远,那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光景,却处处摆在脸上。可谓『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 修订本参考资料:说话举动毫无顾忌,好像四周无人。形容意态自然或高傲。史记˙卷八十六˙刺客传˙荆轲传: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延伯单马入阵,旁若无人,勇冠三军,威振戎竖。亦作傍若无人。
- 说话举动毫无顾忌,好像四周无人。形容意态自然或高傲。《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延伯单马入阵,旁若无人,勇冠三军,威振戎竖。」也作「傍若无人」。
- 形容言行举止毫无顾忌。
【造句】他在西餐厅里大声谈笑,旁若无人,真是缺乏教养。
目录 |
出处
《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荆轲》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1>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2>饮于燕3>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4>,荆轲和5>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6>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注解〕(1) 荆轲:?~公元前227,战国时卫国人。好读书击剑。燕王喜二十八年,带着夹有匕首的地图和秦将樊于期的首级入秦,欲刺秦王,结果事败被杀。(2) 高渐离:战国时燕国人,生卒年不详。善击筑。助荆轲刺秦王,事败,隐姓埋名。后被发觉,秦王唯瞎其目。后为秦王击筑,趁机置铅块于筑中,扑击秦王,不中,被杀。(3) 燕: 周代姬姓诸侯国,故址在今河北、辽宁及韩国北部。为战国七雄之一,后为秦所灭。(4) 筑:古代弦乐器,形状似琴,有五弦、十三弦、二十一弦的不同,今已失传。(5) 和:音ㄏㄜˋ,应和。(6) 已而:过了不久。
故事
荆轲,战国卫国人,好读书击剑。他在卫国不被重用,于是到处游历。荆轲到了燕国后,跟燕国一个杀狗的,以及善于击筑的高渐离交好。荆轲好喝酒,天天和杀狗的屠夫及高渐离一起在燕国的街市上喝酒。喝到有点醉意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歌,彼此非常快乐,但是一会儿又相对着哭起来,两个人又唱又哭,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荆轲虽爱喝酒,但他的为人,却是沉着深密,喜欢读书,他在各国游历,都和贤豪长者们结交。他到了燕国,燕国的处士田光先生,也很客气地接待他,知道他并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后来在燕王喜二十八年,荆轲带着夹有匕首的地图和秦将樊于期的首级入秦,行刺秦王,结果事败被杀。后来《史记.刺客列传》原文的「旁若无人」演变成一句成语,用来形容说话举动毫无顾忌,也可形容态度高傲。
?
解释
把身旁的人视若无睹,形容说话举动毫无顾忌。语出《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荆轲》。后亦用「旁若无人」形容态度高傲。
近义词
不可一世、目中无人、目空一切、目无余子、自高自大
反义词
虚己受人、虚怀若谷
造句
纵然取笑声不断,她仍然挺着腰杆往前走,旁若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