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儿舞】的意思和解释
【俞儿舞】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舞名。魏晋舞蹈。《俞儿舞》本为汉朝《巴渝舞》,至魏晋改称《俞儿舞》,魏文帝曹丕黄初三年(公元222)改名《昭武舞》用于高祖庙,成为雅舞。唐「清商乐」中仍有《巴渝舞》。《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板楯蛮夷者……高祖为汉王,发夷人伐三秦,秦地既定,乃遣还巴中……世号为板楯蛮夷。阆中有渝水,其人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阵,俗喜歌舞,高祖观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此舞「其辞既古,莫能晓其句度。魏初,乃使军谋祭酒王粲改创其词。粲问巴渝帅李管种玉歌曲意,试使歌,听之,以考校歌曲,而为之改为《矛渝新福歌曲》、《弩渝新福歌曲》、《安台新福歌曲》、《行辞新福歌曲》,《行辞》以述魏德。」(《晋书.乐志上》)魏《俞儿舞歌》共四篇,魏国初建所用,后于太祖庙并作之。歌词为王粲造如《行辞新福歌曲》:「神武用师士素厉。仁恩广覆,猛节横逝。自古立功,莫我弘大。桓桓征四国,爰及海裔。汉国保长庆,垂祚延万世。」
- 《宋书.乐志二》。
--作者:董锡玖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