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的意思和解释
【染色体】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动植物细胞核内由去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微细构造。含有遗传因子。因染色时比细胞其他部分容易呈现深色而得名。
【染色体】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 细胞核内由去氧核醣核酸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微细构造。含有遗传因子。染色时比细胞其他部分容易呈现深色而得名。
【造句】人体细胞在正常状况下有四十六个染色体。
【染色体】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目录 |
染色体
- 1.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是去氧核糖核酸以及核蛋白细胞分裂时的呈现形式。正常人体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含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者则发育成为男性。<注1>
- 2. 染色体存在细胞核内,由DNA与蛋白质所组成,如果我们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丝状的DNA分子,盘旋缠绕在一颗颗的染色体的组织蛋白上;只有当细胞要进行分裂时,细胞核内疏松的染色质,才会卷曲浓缩成棒状的染色体。<注2>
染色体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
- 形态结构或数量上的异常可造成染色体病。现已发现的染色体病有一百多种,其中例如表现为流产、先天愚型、先天多发性畸形,以及癌肿等。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并不常见,在一般新生儿群体中就可达0.5%~0.7%,染色体异常发生的常见原因有电离辐射、化学物品接触、微生物感染和遗传等。<注2>
历史<注1>
- 1879年,由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经过实验发现。
- 1883年美国学者提出了遗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学说。
- 1888年正式被命名为染色体。
- 1902年,美国生物学家萨顿和鲍维里通过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时又发现染色体是成对的,并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1928年摩尔根证实了染色体是遗传基因的载体,从而获得了生理医学诺贝尔奖。
- 1956年庄有兴等人明确了人类每个细胞有46条染色体,46条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配成23对,第一对到第二十二对叫做常染色体,为男女共有,第二十三对是一对性染色体。
引用相关文献
- <注1>关于科学的100个故事,霍致平编着,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3月3日出版。
- <注2>新编生物学,刘又彰等合着,何先聪、,张竣凯博士总校订,初版。
【染色体】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细胞核中由去氧核糖核酸(DNA)、蛋白质及少量核糖核酸(RNA)组成的线状物。DNA双螺旋绕在八聚体组蛋白之外形成核小体,核小体再组成串珠样的染色质。在细胞分裂前期,染色质经多层次的螺形化形成染色分体 (chromatid),2个染色分体以着丝粒连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长度适宜,形态稳定,便于观察,是细胞遗传学的主要研究材料。通常,体细胞有2套染色体(二倍体,2n),性细胞有一套染色体(单倍体,n)。一个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组型 (karyotype)是固定的,如蝇有4对染色体,小鼠有20对,大鼠有21对,人有23对。人类每个体细胞的23对染色体中,2个为性染色体,即X和Y(男性为XY,女性为XX),余22对为体染色体。按长短顺序、着丝粒位置,将体染色体编为 1~22对,分为A~G共7组。应用染色体分带技术,可将每条染色体的短臂(P)和长臂(q)分为若干区,每区又分为若干带,每个带还可分为若干亚带。在定位时,以4或5个字母来表示,如1q23.1表示1号染色体长臂第2区第3带的第1亚带。利用分带技术,可准确区分同组的各对染色体及识别染色体结构的细微变化。
【染色体】 图片鉴赏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