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律】的意思和解释
【十二律】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相传为黄帝的乐官伶伦利用竹筒长短造成发音高低不同的原理,而定出的声律准则。分为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中吕。也称为「十二宫」。
【十二律】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音乐理论。中国明代朱载堉首创的乐律学名词,用以规定十二平均律中各律管长度的一套精密的比例数。从黄钟律标准音算起,按照一定的生律法,在一个八度之内连续产生十一律,使每相邻两律之间都成半音,称为十二律。在文献中最早记载,见于《国语.国语下》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伶州鸠论乐。十二律的名称由低到高依序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朱载堉用开方的方法来计算律管的长度,使十二律间的音程达到严格的均匀性,得出了精密程度达到二十五位数的数据,发表在其着作《律学新说》(1584作序)中,成为人类文化史上最早出现的十二平均律数学理论。
- 《中国音乐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
--作者:郭玉茹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