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克次体】的意思和解释
【立克次体】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一种大小介于细菌与滤过性病毒间的微生物。呈球形或多形状,寄生于蝨、蚤等节足动物。因美国病理学家立克次氏发现而得名。其所引起的疾病有斑疹伤寒、恙虫病等。
【立克次体】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为立克次菌科(Rickettsiaceae)中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一属,此属中之菌种为脊椎动物,包括人类及节足动物感染细胞内寄生虫之致病来源,引起的疾病包括斑疹伤寒、斑疹热等。立克次体的细胞不具移动性,呈球状、双球状或短杆状(长0.8~2μm,宽0.3~0.6μm)为专性寄生性生物,必须培养于生活组织内,其营养需求大部份为未知,在实验室中可将其培养于鸡的抽出细胞、蛋黄或组织内。立克次体寄生在寄主细胞之细胞质内,有时也会侵入细胞核中,生长之最佳温度在32~35℃间,以二分法繁殖,行好氧呼吸代谢,麸胺酸(glutamate)为能源,立克次体对次氯酸钠(NaClO3)及酚(phenol)相当敏感,且在温度超过56℃持续30分钟的条件下即可被杀死。近年来,立克次体的感染多以四环霉素(tetracyclines)为化学治疗剂,典型菌种为R. prowazekii,其G+C百分比约在30~32.5%,为蝨媒欧洲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及布列耳氏病之致病原。(1.戴佛香、陈吉平,最新微生物学辞典,1987;2.R.M. Atlas, Microbiology—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2nd ed., 1988)
【立克次体】 图片鉴赏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