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的意思和解释
【箜篌】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乐器名。古代一种弦乐器。形状似瑟而较小,弦数不一,少至五根,多至二十五根。用木拨弹奏。也称为「空侯」、「坎侯」。
【箜篌】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 乐器名。一种古代的弦乐器。形状类似瑟而较小,弦数不一,少只五根,多至二十五根。用木拨弹奏。
【造句】箜篌所弹奏出来的声音高亢激越,惊天动地。 △空侯、坎侯 ◎
【箜篌】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乐器名。中国古老的拨弦乐器,有两种形制:一、卧箜篌:又名空侯、坎侯,是汉武帝时乐人侯调所造。今有人认为初期的卧箜篌与琴、瑟、筝、筑等是同一种乐器,形如瑟而小,有长方形共鸣箱,在面板上粘有品位,柱如琵琶,七弦十余柱,也有四、五、六、九弦的,以竹为身,用木拨弹奏。初用于雅乐,汉代用于清商乐,隋代用于燕乐,并逐渐流行于民间和少数民族地区,宋代失传。晋时传入朝 鲜,约在唐代传入日本,在日本正仓院内曾存有唐传卧箜篌。二、竖箜篌:分竖箜篌和凤首箜篌两种。竖箜篌又名胡箜篌、立箜篌、竖头箜篌,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后汉时经西域传至中原地区。体曲长,大的竖抱于怀,两手弹弦;小的左手执器,右手弹弦,后汉时为二十二弦,后有十四、二十、二十四、二十五弦,多以丝为弦,元代也有铜弦。后汉时用于宫廷,隋唐时用于龟兹、疏勒、西凉、高昌、高丽诸乐,宋时用于教坊,明朝亦用于宫廷,在敦煌壁画中许多乐舞场面都有竖箜篌。约于六朝末传入朝鲜,后经百济传入日本,日本正仓院内至今还保存着两架唐朝竖箜篌的残器。凤首箜篌原是印度弓型竖琴「维纳」,约于东晋初经天竺传入中原地区,曲颈,颈上有轸,隋唐时用于天竺、高昌、高丽、骠国等乐,约于明末在中国失传,至今还在缅甸流传,称为「桑高」。
-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
--作者:郭玉茹
【箜篌】 图片鉴赏
相关词语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