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意思和解释
【不朽】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永不磨灭。《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儒林外史.第四零回》:「这是小弟半生事迹,专求老先生大笔,或作一篇文,或作几首诗,以垂不朽。」
【不朽】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 不会磨灭,比喻永存。
【造句】不朽名言、永垂不朽
【不朽】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不朽是专就人而言,意谓「人死而不亡」,也就是说一个人因死亡而躯体腐朽(mortal),失去生命现象,实际上「生命本体」却未消灭或消失,反而可以永远存在。因此英文「immortal」一辞,可译作不朽,也可译为「永生」。「不朽」一辞在中西哲学中,各有不同意义。中国俗谚说:「自古有生必有死」,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的三段论例说中,便以「凡人皆有死」为大前提,即是自古以来,无分中西,人类都看到了一种共同事实,便是每个人无论寿命长短,最后必然以「死亡」做为终结。这可能是人类「并不喜欢」的一项事实,却又无法避免,于是哲学家设想人可能死而不亡,因而找出支持这个想法的「说词」,便成为「不朽」或「永生」的概念。
先就中国的概念来看,〔礼记.祭义〕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意思是说,凡有生命之物,必然会死,这里众生指人,人必然会死;死了以后归于大地,便称为「鬼」。再就躯体来说,屍骨腐化,物质部分逐渐融入土中,是可见的现象,但是其中还有一部分「气」是感官不容易见到的,则上升而露出「光」明,称为「焄蒿」(焄同薰,指有热;蒿为气蒸出的样子),有使人悚惧的作用,这一部分是物的「精华」,称之为「神」。由是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便成了鬼神永远存在而不死的观念。把这种观念放在对自己最亲密的人身上,首先当然是父母,在父母死后,「相信」他们并未完全灭亡,其鬼神永远存在,于是建立了尊亲祭祖的礼仪和风俗;而在另一面,个人精神不朽和永生的观念,成了中华文化传统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以人死不亡,人能以「子孙绵延」为血胤永续的不朽,以个人在道德、思想、事功的伟大成就而不朽,所谓「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在〔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鲁国使者叔孙豹到晋国访问,范宣子问:「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意?」叔孙豹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即是中国对「不朽」的看法,已经进入人文,而不止着眼于「人」一方面了。
西方的不朽或永生的观点,或者托诸于灵魂,或者指称形式,或者说是智慧,或者说是理性,同样的在解释人死而不亡的观点。可从早期希腊哲学家的说法来看。
西方最早认为人有永生的,见于柏拉图(Plato, 427~347 B.C.)的〔对话录〕中〔自辩〕(Apology)与〔费多〕(Phaedo)。希腊人普遍认为在回答我们(人)是「谁」的问题时,答案应该是「我们的灵魂」。言外之意是,语言中的我们或「人」,所指的不是有外在躯体的形象,因为这不是「真实」的「我」或「人」;在柏拉图的观念里,人的躯体和现象世界的事物一般,只是一件复制品,「真本」是在理念世界,即是灵魂;躯体人有死,是现象,理念人「无死」,才是「本体」,从这一方面看,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不朽或永生。另一方面,柏拉图把人的躯体看做为灵魂的「临时寄存处」,躯体死亡犹如一所颓废的房子,可以弃去而另觅安身之处,所以人死而灵魂仍然存在,故而要说「我」是「谁」时,所指的不是这个有时会死的「躯体人」,而应该是那个不朽的灵魂。
柏拉图另一个灵魂不朽的说法是,人的灵魂在尚未投胎之前,曾在理念界学习过,因而本有许多理念知识。投胎之后,忘失了理念,直到有适当的机会追忆,才重行回忆起理念之知。知识的回忆之所以可能,就在于灵魂保留了前世(今生之前)或真理世界的资料。灵魂的认知作用与躯体的感觉功能迥然不同。正如感觉的对象如桌椅用物会腐败分解,躯体也同样会腐败分解;而灵魂认知的对象理念永恒纯粹,灵魂也一样永恒纯粹。
亚里斯多德在其〔论心灵〕(De Anima)中主张,理性灵魂永远不朽,和职司感觉的动物魂与职司滋养的植物魂的不同,是在人死后能存在于躯体之外。能知能想,或可称之为「纯智」(pure intellect),意在指灵魂的不朽部分。
圣多玛斯阿奎纳(S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身为教父,当然笃信基督教义,承认灵魂有永生之说,视灵魂为本体,不必具有「物性」,却能知物,即是灵魂的作用,因而也称这种作用为「智慧」(intellect)。
笛卡尔(R. Descartes, 1596~1650)的哲学观点,本已将「心」和「物」分离,从而设想在「心」的系统中,有一个生命理性灵魂,主宰机械性躯体的活动,因而这项主宰必须有「知」的作用。由此推断凡是不能见于躯体的,应该归诸于灵魂,而灵魂的存在,可以证诸「思想活动」。于是确定所有完美的实在都有其先在的「因」,也就是说,思想的存在,出自于「先在」的灵魂,由此推衍,灵魂既然先躯体而存在,必然不会因躯体死亡而腐朽,等于灵魂可以永生。
西方近代以前的灵魂说原是哲学家的论点之一,属于哲学领域,到心理学形成一门独立科学后,只收入于心理学史之中,因为灵魂无从用科学方法研究,唯近年「超心理学」出现,从收集一些事实经验,认为灵魂存在「或者」也是一个「可能」,但短期间难有确论。
--作者:贾馥茗
相关词语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