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和聲

拼音

hé shēng

怎么读

英语

Harmony Harmony

【和声】的意思和解释

【和声】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歌曲中一人或众人应和的部分。音乐上指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发声。
【和声】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 歌曲中一人或众人应和的部分。
      【造句】这首歌曲中的和声很特殊,听起来别具情调。
  • 音乐上指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的规律同时发声。
【和声】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旋律配上和弦之后,会增强活动或紧张、静止、松弛的不同感觉,增加旋律的起伏感,这种使一群音与旋律同时出现的方法,即是和声的概念。和声是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将音符作组合,使其听来如同结合在一起。和声经常被视为与对位相反的概念,主要因为它是垂直的作用,而对位则是水平的作用。但在和声中,虽是垂直的和弦作用,但是因和弦之间有进行的效果而具有水平的旋律性和对位性。其对于音乐的效果常被比作透视法对绘画的效果,加入了深度这个要素,成为音乐唤起情绪反应最有效、最富弹性的工具之一。
      与和声有密切关系的重要概念为:(1)和弦进行:根音不同,使和弦的作用效果也不同,作曲家便利用不同和弦的衔接,制造运动与静止、放松与紧张的感觉,此种和弦的衔接即是和弦进行。如何将和弦的进行安排得恰到好处,达到和声变化的目的,是作曲艺术中的重要架构。和声进行的观念也一直在音乐发展中占着最重要的地位。所以音乐史就某方面而言也是一部和声知识的发展史。(2)协和与不协和:一个音程或和弦若能唤起一种停止或松弛的感觉,令人感到稳定、达到目的而不需要解决,即是协和的;相反的,一个不协和音程或和弦使人有需要前进、不稳定的感觉,如果想得到一个静止感,则必须予以解决。(3)调性:和声作为音乐的建筑材料乃是依据调性,当调性确定,建立在音阶上的各种不同级数的和弦才能以其本身和主音的关系而确立,并进行和弦转位、转调的处理,进而产生和声的效果。简言之,和声即是以调性为基础在进行。
      不同时期对和声的概念各异。一般而言,和声音乐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三和弦潜力尚未开发;中期,三和弦成为主流;后期,三和弦已告竭尽,转而寻求新的组合方式。依音乐史的年代可分为:(1)中世纪,和声即是关于二个音符的结合。在文艺复兴时期,三和弦成为主要的和声单位,延至二十世纪,仍是西方和声的基本要素。自巴洛克时期起,和声被普遍地理解为一些组合为旋律的和弦(即数字低音),和声的研究也指接续的和弦之间可接受的关系。例如,若是一个和弦是不协和的,此种不协和就必须在下一个和弦中解决;在三和弦的和声中,每一个和弦的根音即是主音,其他的音则往上三度延伸。(2)一六零零到一九零零年之间,完全三和弦经常被用作终止和弦。被视为不协和的和弦必须解决。(3)十九世纪以后,使用更多半音的变化,对不协和音的处理更加自由。如巴尔托克(B. Bartók)以四度音程建构和弦,荀伯格(A. Schoenberg)使用无调音及十二音列作曲法,斯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也在音乐中留下许多未解决的不协和音。这使得过去以三和弦为主的和声受到挑战。
      随着作曲观念的转变,和声也在各个不同的时代出现不同的处理方式,使音乐呈现多种风格。

--作者:周淑卿
  • 音乐术语。和声是一组上下垂直同时发出的音 , 并经过时间的安排 , 使它与其他组的音能连接进行。这些上下垂直的音组又称为和弦。下列讨论的「和声」以西方调性音乐观念为主:一、和弦;从十六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的西方古典音乐都以调性音乐为主,这时期的音乐又称和声时期。和声在调性音乐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和弦是和声的基础,调性音乐中最简单的和弦是三和弦,它是由三个音重叠而成,最低部之音,称为根音,其他两个音是以三度和五度的音程距离建构在根音之上。其他的和弦都是从三和弦的理论系统变化出来。和弦与和弦的连续,构成和声动势,从其根音的移动大小中,可感到和声进行的式样,并辨别出和声动势的强或弱。和声进行的式样又和如何处理根音的导向有关,同时与如何让和弦中其他音移动至下一个音,造成的领导声部有关。关于领导声部及其动向之研究是属于对位法的范围。二、和弦的功能;在调性音乐中 , 和弦的相互关联是沿着以主音为基础的大三和弦来发展。每一个和弦都可从它的根音及与根音造成的和声音程来辨别其名称及性质。从根音辨别出的和声音级(Scale Degree)又称为和弦的功能。这些和声音级是用罗马数字来显示。例如C大调的主三和弦不仅是C大调的Ⅰ级和弦同时亦是G大调的Ⅳ级和弦和F大调的Ⅴ级和弦。形成调性最有功能的和弦是主和弦(Ⅰ级),属和弦(Ⅴ级)和下属和弦(Ⅳ级)。其次为上主音和弦(Ⅶ级)再次为中音(Ⅲ级)和下中音(Ⅵ级)和弦。和弦的功能及进行方式是调性音乐的基础,就如同文字及词汇是语言的作文基础。有些音乐的构成只局限在几个和弦之间,如主和弦和属和弦。有些音乐可能应用多种和弦构成,同时进入不同的调子,形成最大的乐章。三、和声的连续与进行;任何一个和弦都可和其他的和弦连接,造成简单的和声连续。但在实际应用上,调性音乐因受调性原则的限制,必需极为注意根音的动向及所造成的强弱进行动势。第Ⅵ级与第Ⅰ级(主音)的连接,其根音有非常强烈往主音回归的动势,同时也是最普遍的终止式连接和弦。第Ⅳ级(下属音)与第I级(主音)的连接也是另一种属于强势倾向的选择,但其力度稍逊于前。所谓弱势连接方式,是指根音的动势很弱,例如第Ⅰ级到第Ⅲ级 , 和第Ⅵ级到第Ⅰ级的和弦连接,这些和弦中的三个音中有两个音是相同一个音相异(如I级三和弦是C、E、G三音组成,Ⅲ级和弦是E、G、B三音组成,其中E、G两音相同,C、B两音相异)。根音可利用这相异音造成新和声,从大调转成小调形成和声对比色彩。另一种处理是根音不变动,只取相异之音当作装饰性过音处理,但没有和声移动感。另外Ⅳ级至Ⅴ级和Ⅴ级至小调 的连接方法,较普遍被应用,Ⅰ级与小调   级的连接较少用,另外   与   级和Ⅳ级与   的连接方式极少见。四、乐句的和声结构;乐句是乐曲的基础单位,调性音乐的乐句除旋律和节奏外,极讲究和声的结构,它利用和声来建立,投射调性乐句的流程,或作为转调的动力。和声不但可支持旋律的句型,稳定加强和发展旋律的调性,同时也应用为转调的媒介。其中之过程可以从几个和弦到一系列的和弦转变,造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和声节奏,或发展为转调。乐句终止式的和声结构不只和和声高低有关,也和节奏有关,所以它可以用短短的一拍时间为结束,或以半句的长度来形成终止,另外乐句的连接,也受和声影响很大。五、一种调性与多种调性;调性音乐是用属和弦和主和弦(Ⅴ-Ⅰ)的关系来建立,及不断地增强主音的力量。这些利用和弦的连续造成向主音回归的和声引力称为延长(Prologation),它对乐曲的调,有稳定作用,在延长过程中,还有多种变化与功能,如利用临时音或附属音造成新主音,作为暂时性的和声变化,或用关键和弦或关系调等造成较长的段音发展,然后才回归主音。这些延长的变化过程,能把调性投射更远,在和声的延长与前进之间、在维系主调及扰乱主调之间,所形成的张力是整个乐章的力量泉源。六、和声与对位;音的垂直关系造成和声,水平关系变成旋律。对位是指几部旋律在同时进行时的相互关系,其中包括旋律与低音部之和声关系。低音部和声,可能没有旋律型只用和弦的连续或一个延长的和弦构成,但它能造成一个和声框架,让旋律移动进行。有些特别的旋律(如军队的号角讯号)只用和弦中的三个音构成,但多数的旋律进行都含有级进级和声外音,因此与和弦配合时,自然产生和谐与不和谐的音程效果。十五、十六世纪时教会调性和声(Model Harmony)注重和声进行与曲调的对位多于和声功能及把非谐和音解决至谐和音之问题。1650年左右因顾及领导声部的关系,对位音乐也同时顾及和声进行与和声功能的重要性。后来的音乐发展又增加了和声对位的观念。沿着音乐史的进展又产生了许多不同风格的和声对位技巧。七、半音体系;半音体系是指自然音阶以外的音,如C大调中之C#,D#,F#,G#,和A#音及它们的等音。(在钢琴黑键上同音异名的音)。这些半音是处在自然大调之间。从巴赫时期到十九世纪的音乐,常把半音体系的音混合应用,造成半音和弦或等音互换以便直接近系转调,而远系转调就经过较复杂的运转过程,需加入更都多升调半音才能达成。无论如何这些转调方式仍追随传统的自然音阶和声系统。十九世纪起,音乐家开始广泛应用半音变化和弦,萧邦(F. Chopin, 1810-1849)、李斯特(F.Lizst,1811-1886)及华格纳(R. Wagner, 1813-1883)更大胆改变传统的用法;如不以根音来引导和声之解决,使用没有预备的或没有解决的倚音直接进入远系调,他们在音乐上之成功,也暗示了传统严格和声规则的开始崩溃。半音体系的加入,使和声摆脱了三和弦的模式限制,并开放了无限的音彩实验和应用。萧邦的《E小调前奏曲》(Prelude in E Minor op.28, No.4)和华格纳的歌剧《崔斯坦与伊索尔》(Tristan and Isolde)都是最佳的半音体系和声革命范例。八、二十世纪之和声;从华格纳开始,和声已不再由统一原则标准来处理,而是由作曲家个人选择与决定,许多过去认为不能或不允许被应用的和声,只要作曲家认为有需要,都可以被应用,如德布西(C.Debussy, 1862-1918)应用平行和弦和三全音故意造成不稳定的和声效果,斯克里亚宾(A. Skryabin, 1872-1915)应用的四度重叠和弦造成特有的灿烂和声色彩,都显示了传统的和声规则已无法再控制音乐家个人新和声观念与发展。荀贝格(A. Sch?nberg, 1874-1951)的无调性音乐更彻底否定了传统的和声主属关系。具象音乐和电子音响音乐的出现,使音乐也有可能完全不必考虑到和声的问题。
  •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作者:李小华

相关词语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