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戏】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梨園戲

拼音

lí yuán xì

怎么读

英语

Li Yüan Hsi

【梨园戏】的意思和解释

【梨园戏】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流行于国内福建省南部及台湾等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历史悠久,是宋、元南戏的一个支派。有大、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有上路与下南两流派。上路多保留宋、元南戏剧目和形式特点,内容以表现古代妇女不幸遭遇居多,表演风格较古朴。下南剧目多为明代传奇,内容以讽刺和反应社会现实居多,表演风格明快、俐落。小梨园剧目多属男女爱情与悲欢离合,典雅精美。
【梨园戏】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剧种名。孕育于福建省泉州,流行于晋江、龙溪、厦门市和台湾省的闽南语区域的中国戏曲形式,是宋、元南戏的一派,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分「上路」、「下南」两个流派,三种流派都有自己的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宋代行省称为路,闽南泉、漳一带称在上头的省份为上路,故由浙江传入的戏亦称「上路」,其剧目较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戏的脚本。清康熙年间,仁和郁永河所作《台湾竹枝词》中有「妈祖宫前锣鼓闹,侏离(用难懂的语言)唱出下南腔」之句,闽以漳、泉为下南,故「下南」是以漳、泉一带的语言唱出的一种戏曲。小梨园的角色行当为生、旦、净、丑、贴、外、旦,大梨园增加了老旦和二旦,在部分特定的表演中,保留了一些傀儡戏的动作,载歌载舞,古朴而细腻,别具风格。由于用泉州方言歌唱,融合部分民间音乐,形成了独特的梨园戏南曲唱腔。曲调中保留许多古曲曲牌,有的属唐宋时的大曲和法曲,像是「摩诃兜勒」、「婆罗门」、「太子游四门」、「汉宫秋」、「后庭花」、「梁州词」等。伴奏乐器有琵琶、二弦、三弦、洞箫、品箫、大小唢呐、南鼓、小鼓、拍板、马锣、草锣、小叫等。闻名的梨园戏剧目有《陈三五娘》、《朱文太平钱》、《朱弁冷山记》、《高文举》、《胭脂记》等。
  •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

--作者:郭玉茹

【梨园戏】 图片鉴赏

梨园戏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