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田】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學田

拼音

xué tián

怎么读

【学田】的意思和解释

【学田】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古时朝廷或地方政府拨给学校的公田,以田地的收益充作学校基金。《清史稿.卷一二零.食货志一》:「学田,专资建学及赡恤贫士。」
【学田】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学田为宋代以降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赐学田之例,始于北宋仁宗;据[续资治通监长编],仁宗即位之初,乾兴元年(l022)十一月,判国子监孙奭奏陈,其知兖州时,于文宣王庙建学设校,并出己俸赡学,然常不给。现去后恐废散,故请给田十顷,以为学粮;诏从之。其后,景佑宝元之间,凡州郡立学,即依兖州之例,视学校规模大小,分赐学田五顷至十顷不等。此举一方面为学校开辟了固定的经费来源,另一方面亦提供了发展州县学教育的基础。
      周愚文所撰[宋代的州县学-设置、经费、师资之探讨]文中,指陈仁宗拨学田充学校经费的可能原因有二:一是基于北宋的财政政策,二是基于北宋初土地开发不足。学田所得收入,依宋税制须于夏秋纳税;至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十月,始免。学田之耕作,非由学校师生亲耕,是将地租予佃户,然后于夏秋收田租,以此收入来支应学校各项开销。佃户所纳之物,包括实物与现金。学田取得之方式,北宋时是以官方拨赐无主荒田或籍没入官之田为主。南宋时,取得方式因耕地不足而改变,主要有二:一是由郡守或教授斥资为学置田,一是由乡民捐钱买田赠学。县学状况大抵若州学。州县学经费支出的主要项目,是供应学生的廪食,其次是学舍的修葺,另外尚包括教师的部分俸给。由于学田常易遭人侵占,防制之道,是将田籍资料刻于碑石上,立于学宫。
      元、明、清三朝,仍因宋学田之制,以学产收入,作学校经费之主要来源。学田也可以学产代之,其内容除农田外,尚包括学校所拥有之山、林、地、砂岸、鱼荡、园、鱼池、房廊屋地等等。

--作者:周愚文

相关词语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