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养】的意思和解释
【孝养】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尽孝奉养父母。《书经.酒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汉书.卷四.文帝纪》:「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佛家以尊亲亡故后,追荐供养,称为「孝养」。
【孝养】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孝养出自〔盐铁论·第廿五篇·孝养篇〕,文字是:「文学曰:『善养者,不必刍豢也;善供服者,不必锦绣也。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孝之至也。故匹夫勤劳,犹足以顺礼;歠菽饮水,足以致其敬。孔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不敬,何以别乎?」故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贵礼,不贪其养,礼顺心和,养虽不备,可也。』」
在〔盐铁论〕的辩论中,御史大夫等政府官员从现实方面着眼,而贤良文学则以道德理想为根本。御史大夫们认为必先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后,始可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他们在申论孝道时,在〔论诽〕中说:「盖闻士之居世也,衣服足以胜身,食饮足以供亲。内足以相恤,外不求于人。故身修然后可以理家,家治然后可以治官。故饭鍅(同蔬)粝者,不可以言孝;妻子饥寒者,不可以言慈;绪业不备者,不可以言理。居斯世,行斯身,而有此三累者,斯足以默矣。」他们认为若无法供应父母的生活要求 ,就称不上是「孝」,所以在〔孝养篇〕中继续说:「与其礼有余而养不足,宁养有余而礼不足。」就是说物质方面「养」要充足,「礼」欠缺一些,仍然是孝。
文学反对这个说法,所以在〔孝养篇〕中提出了上一段中反驳的话。又继续反驳说:「居家理者,非谓积财也;事亲孝者,非谓鲜肴也,亦和颜色、承意、尽礼义而已矣。」「君子重其礼,小人贪其养。」所谓的「孝」,就是说其核心并不在于物质方面丰厚的供养,因为「养」只是最次等的「养体」,其正的「养」,应该是「养志」、「养色」;养志是合乎父母的心意;养色是恭敬和顺从,使父母看了喜欢,这才是「孝」的真正意义。若是只求物质方面的供养,却未能作到对父母心意的尊重,仍然是「不孝」。
从御史大夫与贤良文学对「孝」的看法中,可以发现,两者各有其侧重之处,文学的看法为孝的「本质」所在,对于父母的物质奉养固然重要,但是「孝心」却更重要。因为物质方面的奉养,有时并非人力所能完全控制,而「尽心」却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作者:方永泉
【孝养】 图片鉴赏
相关词语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