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虚得】的意思和解释
【名不虚得】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参「名不虚传」。见「名不虚传」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名不虚传」之典源,提供参考。 ※◎1《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太史公1>曰:「吾尝过薛2>,其俗闾里3>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4>殊。问其故,曰:『孟尝君5>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
(1) 太史公:指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6),字子长,西汉时人。生于龙门,年轻时游历宇内,四十二岁继承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并承遗命着述。因辩护李陵降匈奴事,触怒武帝下狱,受腐刑。后为中书令,完成《史记》,为纪传体之祖,亦为通史着作之祖。
(2) 薛:春秋时国名,地约在今山东省滕县东南。
(3) 闾里:乡里。
(4) 邹、鲁:邹,春秋时邾国,地约在今山东省邹县,战国时改为邹,为楚所灭。鲁,周朝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地约在今山东省滋阳县、江苏省沛县及安徽省泗县一带,以曲阜为国都,后为楚国所灭。
(5) 孟尝君:指田文,战国时齐之公族,生卒年不详。相齐,封于薛,孟尝君为其称号。好养贤士,食客数千人。 ※◎2《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序》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絜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1) 太史公:指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6),字子长,西汉时人。生于龙门,年轻时游历宇内,四十二岁继承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并承遗命着述。因辩护李陵降匈奴事,触怒武帝下狱,受腐刑。后为中书令,完成《史记》,为纪传体之祖,亦为通史着作之祖。
(2) 薛:春秋时国名,地约在今山东省滕县东南。
(3) 闾里:乡里。
(4) 邹、鲁:邹,春秋时邾国,地约在今山东省邹县,战国时改为邹,为楚所灭。鲁,周朝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地约在今山东省滋阳县、江苏省沛县及安徽省泗县一带,以曲阜为国都,后为楚国所灭。
(5) 孟尝君:指田文,战国时齐之公族,生卒年不详。相齐,封于薛,孟尝君为其称号。好养贤士,食客数千人。 ※◎2《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序》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絜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名不虚传」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名不虚传」原作「名不虚」。战国时,齐国公子孟尝君爱好养士,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在他担任上卿时,受封古代薛国之地,约在今山东省滕县附近。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曾在孟尝君的传记后写下自己的看法。他说自己曾经到过薛地,发现这个地方的人比较凶悍、残暴,和附近邹、鲁地方的人不一样。问了人,才知道原来这是因为孟尝君喜欢养士,许多人慕名而来,移居的人数约有六万多户,结果使得薛地龙蛇杂处。可见他果真是与传说中爱好宾客的名声相符,司马迁因此说「名不虚矣」!典源又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序》,内容则是表述自汉朝建立以来,有不少知名的侠义之士,像朱家、田仲、王公等人,他们虽然经常违背法律的规范,但因为廉节、有义气,又懂得谦让,因而赢得世人的称颂,绝非空有其名,所以值得为他们立传。文中也用了「名不虚立」之语。后来「名不虚传」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名声与实际相符,而非徒有虚名。
书证
- 01.唐.孟棨《本事诗.高逸》:「问李云:『闻有紫云者,孰是?』李指示之。杜凝睇良久,曰:『名不虚得,宜以见惠。』」
- 02.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八.人部》:「倩娘端妍绝伦,紫云名不虚得。」
【名不虚得】 图片鉴赏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