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粟马】的意思和解释
【厉兵粟马】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参「厉兵秣马」。见「厉兵秣马」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厉兵秣马」之典源,提供参考。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1>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2>敝邑,为从者之淹3>,居则具一日之积4>,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5>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6>,则束载7>、厉兵8>、秣马9>矣。
(1) 步师:行军。
(2) 腆:音ㄊ|ㄢˇ,丰厚。
(3) 淹:滞留、停留。
(4) 积:蓄存、储藏粮食。
(5) 遽:驿车。
(6) 郑穆公使视客馆:此句据阮元《校勘记》补。郑穆公,公元前649~前606,春秋时郑国国君。客馆,招待宾客休息、居住的房舍。
(7) 束载:捆物装车。为作战之准备。
(8) 厉兵:磨利兵器。为作战之准备。
(9) 秣马:喂马。为作战之准备。
(1) 步师:行军。
(2) 腆:音ㄊ|ㄢˇ,丰厚。
(3) 淹:滞留、停留。
(4) 积:蓄存、储藏粮食。
(5) 遽:驿车。
(6) 郑穆公使视客馆:此句据阮元《校勘记》补。郑穆公,公元前649~前606,春秋时郑国国君。客馆,招待宾客休息、居住的房舍。
(7) 束载:捆物装车。为作战之准备。
(8) 厉兵:磨利兵器。为作战之准备。
(9) 秣马:喂马。为作战之准备。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厉兵秣马」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厉兵,磨利兵器。秣马,喂马。「厉兵秣马」指完成作战的准备。《左传》记载:鲁僖公三十二年,驻防郑国都的秦将杞子,派人报告秦王他们已掌管郑国都的北门,是攻打郑国的好机会。三十三年春天,秦王决定派兵攻打郑国。郑国商人弦高在前往周都城经商途中遇到秦军,知道秦军意图后,他一方面用四张兽皮和十二头牛慰劳赏赐秦军,一方面则是派人赶紧回报郑穆公这件事。郑穆公获报后,派人去招待秦国驻军休息、居住的房舍察看,结果见到他们已经捆物装车、磨利兵器、喂好马匹,完成作战的准备。于是郑穆公将计就计派皇武子去送行,让秦军知道郑国已有防备,免去一场战争。后来「厉兵秣马」被用来指完成作战准备。亦用来比喻完成事前准备工作。另外在《左传.成公十六年》中,可见「秣马利兵」一词,也作比喻完成作战准备的意思。
书证
- 01.《新唐书.卷一零八.刘仁轨列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完成作战准备。新唐书˙卷一0八˙刘仁轨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亦作厉兵秣马。
- 修订本参考资料: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完成作战准备。新唐书.卷一0八.刘仁轨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亦作「厉兵秣马」。
【厉兵粟马】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完成作战准备。《新唐书.卷一零八.刘仁轨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也作「厉兵秣马」。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