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冢书】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汲冢書

拼音

jí zhǒng shū

怎么读

【汲冢书】的意思和解释

【汲冢书】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西晋武帝时,汲郡人不准在一座战国古墓中发现了大批竹简,由地方官府上表解送京师洛阳,经朝廷派专人整理、编次,藏于秘府,其后得以流传于世。
      关于汲冢书出土的时间,约有3种说法:(1)咸宁5年(公元279年),见于〔晋书卷3.武帝纪〕。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见卫恒〔四体书势〕、王隐〔晋书束皙传〕。太康2年(公元281年),见荀勖〔穆天子传序〕、唐修〔晋书卷51.束皙传〕。后世对此三说皆有论辩,然说法不一。
      汲冢究为何者之坟,历来亦多争论。〔束皙传〕云:「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并未确定冢主为谁。朱希祖〔汲家书考〕云:「盖所谓魏王冢者,自襄王、昭王、安厘王、景湣王皆可,唯不能出于襄王以前耳。」亦未有确论。近人郑杰文则引左暄〔三余偶笔〕之考论,定为襄王冢。
      自汲冢出土的竹简,其形制见于荀勖〔穆天子传序〕云:「皆竹简素丝编,以臣勖前所考定古尺,度其简,长二尺四寸,以墨书,一简四十字。」至于汲冢书上的文字,也有三说:(1)小篆说,见〔晋书卷3.武帝纪〕。(2)科斗文说,见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后序〕、王隐〔晋书束皙传〕。(3)古文说,见荀勖〔穆天子传序〕。据朱希祖、神田喜一郎引王国维的说法,定汲冢书的文字为科斗文。
      汲冢书的篇目以〔晋书卷51.束皙传〕所载最为详备,列举如下:纪年13篇,易经2篇,易繇阴阳卦2篇,卦下易经1篇,公孙段2篇,国语3篇,事名3篇,师春1篇,琐语11篇,梁丘藏1篇,生封1篇,大历2篇,穆天子传5篇,图诗1篇,杂书19篇,别有简书折坏,不识题目者7篇,共计76篇。篇目中以纪年(又称〔竹书纪年〕、〔汲冢纪年〕)、〔穆天子传〕为后世所重,而杂书19篇即所谓的〔周书〕(又称〔汲冢周书〕、〔逸周书〕)。这3部书皆曾引起学界众多的讨论。
      汲冢书之编校写定,据朱希祖的考证,始于武帝太康2年,讫于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前后约20年。校理的人物包括荀勖、和峤、华廙、臣谴、臣勳、臣给、臣寅、臣瓒、何邵、蒋俊、挚虞、卫恒、华峤、缪徵、虞濬、贾谧、束皙等人。
      汲冢书的出现,对于增补古史之不足,实有极大的贡献。

--作者:刘振琪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