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名欺世】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盜名欺世

拼音

dào míng qī shì

怎么读

【盗名欺世】的意思和解释

【盗名欺世】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参「欺世盗名」。见「欺世盗名」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欺世盗名」之典源,提供参考。 1、「欺世」:※《韩非子.诡使》上握度量1>,所以擅生杀之柄也。今守度奉量之士,欲以忠婴2>上而不得见。巧言利辞,行奸轨以幸偷世者3>数御4>。
〔注解〕
(1) 度量:指法度。
(2) 婴:侍奉。
(3) 以幸偷世者:以侥幸偷欺于世,获致非分之利者。
(4) 数御:屡次得到重用。数,音ㄕㄨㄛˋ。 2、「盗名」:《荀子.不苟》人之所恶者,吾亦恶之。夫富贵者则类傲1>之,夫贫贱者则求柔2>之,是非仁人3>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晻4>世者也,险莫大焉。故曰:盗名不如盗货。田仲5>、史鰌6>不如盗也。
〔注解〕
(1) 傲:骄傲。
(2) 柔:柔弱屈就。
(3) 仁人:俞樾曰:「『仁』字衍。」上文说明「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并不是人之常情,乃是泛言人性,故不应当为「仁人」。
(4) 晻:音ㄢˋ,昏暗的。
(5) 田仲:即陈仲子,田陈古时本为同一姓氏。陈仲子不食兄禄,避居于陵,为人灌园,自食其力。
(6) 史鰌:人名。字子鱼,故亦称为「史鱼」。生卒年不详。春秋时卫国大夫。卫灵公不用蘧伯玉而任弥子瑕,屡谏不听,史鰌自认未尽职责,临死遗言停屍在内室而不停放在大厅,终于感动卫灵公。孔子称赞他:「直哉史鱼。」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欺世盗名」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欺世盗名」系由「欺世」及「盗名」二语组合而成。「欺世」是出自《韩非子.诡使》。战国七雄中的韩国,因为饱受强邻秦国的威胁,加上国君无能,人心涣散,以致内忧外患交迫,随时都可能亡国。韩非身为韩国的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门下受业学习,希望能用一己之才,为国效力,挽救国势。他虽屡次上书劝谏韩王,却无法受到重用。于是他把满腔壮志雄心,写成《韩非子》一书。在〈诡使〉篇中韩非认为,君主掌握法度,是为了要拥有生杀的权柄,然而现在遵守法度,想要忠心侍奉君主的人,却不得进见;而言语巧诈,行为奸轨,侥幸得以偷欺于世的人,反而能够常常接近君王,得到重用。「盗名」则是出自《荀子.不苟》。荀子认为:富贵是人性所爱,贫贱是人性所恶,如果有人厌恶富贵,喜爱贫贱,这是违反人性,用来盗取声望的作法。这两个典源,一见「偷世」,一见「盗名」,后来被合用演变成「欺世盗名」,用来比喻欺骗世人,盗取名誉。
书证
  • 01.宋.郑刚中〈论治道人材疏〉:「至若倚忠为奸,盗名欺世,无能为而可以害吾之有为,托能言而有以摇吾之国是者,兹又人君之所当去也。」
  • 02.《野叟曝言.第六四回》:「弟亦非重视阿堵,而盗名欺世,实有所难;但人命事大,惟有将先生此举,焚香告天,默表此心。」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荀子˙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晻世者也,险莫大焉。形容欺骗世人,盗取名誉。野叟曝言˙第六十四回:弟亦非重视阿堵,而盗名欺世,实有所难。但人命事大,惟有将先生此举,焚香告天,默表此心。亦作偷世窃名、欺世盗名、欺世钓誉。
【盗名欺世】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语本《荀子.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晻世者也,险莫大焉。」形容欺骗世人,盗取名誉。《野叟曝言.第六四回》:「弟亦非重视阿堵,而盗名欺世,实有所难。但人命事大,惟有将先生此举,焚香告天,默表此心。」也作「偷世窃名」、「欺世盗名」、「欺世钓誉」。

【盗名欺世】 图片鉴赏

盗名欺世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