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意思和解释
【小学】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实施初级教育的学校。如:「小学」。〈说文解字序〉:「《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 国子先以六书。」宋.赵升《朝野类要.卷二.称谓.神童》:「十岁以下能背诵,挑试一经或两小经则可以应补州县小学生。」研究文字字形、字义及字音的学问。包括文字学、声韵学及训诂学等。如:「朱骏声着有说文通训定声、小学识余等书。」宋人称洒扫、应对、进退之类的仪节为「小学」。宋.朱熹〈大学章句序〉:「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小道,末流琐屑之学。《陈书.卷三零.傅縡传》:「顷代浇薄,时无旷士,苟习小学,以化蒙心,渐染成俗,遂迷正路。」
【小学】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 实施初级教育的学校。
【造句】小学 - 研究文字字形、字义及字音的学问。包括文字学、声韵学和训诂学。
【造句】在大学中文系的课程中,小学是必修的科目。
【小学】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小学为传统文字学或字书之通称,但学制中初等教育阶段的学校亦称小学。就文字学或字书而言,我语文字起源甚早,相传系由黄帝时仓颉创造。其后形体演变历有甲骨文、大籀、小篆、隶书、正书等名称。形体既有变化,其音、义亦因地区之统合与时代之改变而有不同。自战国末期至秦统一全国,已有多种关于学习文字的基本教材出现。至东汉许慎着〔说文〕,依字形分别部居,加以解释,颇合适用。关于文字源流、音形义的考辨等,习惯上称为声韵、训诂之学,今人则统称之为文字学。由于大部分的既有知识均存于文字符号中,故凡从事于学习、求知、记述者,均须具有若干关于文字的基本知识。在汉代,担任行政基本工作的人须记诵常用字若干,以备应用。由于系初学者或儿童所应具备之知识,于是有关文字之学的知识遂称为小学。
我国古代小学是指虞、夏、商、西周时代教育贵族儿童和青少年的学校。相传我国古代最早的儿童教育起于虞舜时代,据〔尚书.尧典〕载,舜曾任命夔为乐官,并负责教育贵族儿童。此后夏、商、西周各朝均设有小学。据〔礼记.王制篇〕载:「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礼记.王制.郑玄注〕,四代小学之名,虞代时称为下庠,夏代时称为西序,商代时称为左学,周代时称为虞庠。至于入学年龄,古籍记载不一;据〔尚书.大传〕所载,贵族嫡子十三岁入小学,余子则十五岁入小学;而〔白虎通义.辟雍〕、〔大戴礼记.保傅〕和〔公羊传.僖公十五年注〕等篇则称八岁入小学。历代对此二种异说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八岁入小学是指天子世子之礼,十三岁入小学是公卿以下贵族子弟之礼。普通贵族家有家学从事启蒙教育,所以子弟十三岁入公立小学;天子家无私学,所以其子直接入小学。第二种说法认为八岁入小学是周代的制度,十三岁入小学是周以前的制度。
小学教育的内容各代有异。虞、夏时的小学教育内容以礼和诗乐为主;殷商时除礼和诗乐之外,又加上了虞、夏的典章文诰(虞书和夏书);周代小学教育内容,据〔周礼〕所载,包括三德、三行和六艺、六仪。三德是指道德原理、积极实践道德的态度和孝道等德教育;三行是孝顺父母、敬爱贤友、事奉师长等三种行为要求;六艺是指制度与礼仪、诗乐舞蹈、射箭、骑马、书写、算术等六种知能;六仪是指有关祭祀、婚丧,以及宾客、朝廷、军旅、车马等各种礼仪举止的训练。
现制小学通常是指正式教育最初阶段的实施场所,其对象一般是从六到十二岁或是从五到十一岁。教育的内容属于最基本的知能,包括读、写、算等,故又称为基础教育。由于小学的产生与国家办理教育具有密切的关系,常采强迫入学的方式,所以小学又名小学,为国民教育或义务教育的一部分。
小学教育的普及和入学机会的均等,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所以小学大都普遍设置。唯因学童年龄还小,为方便就学,小学常以学区的方式设立,即使是穷乡僻壤,也有学校的存在。由于此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像中学生那么分化,在编班方式上通常采行随机混合的常态编班,而避免能力分班或能力分组。这些措施与普及的入学方式结合在一起,可说是小学教育的特色,用以维持教育机会的均等。小学教育的另一个特色,是级任制,每一班常是由一位老师担任导师,并任教绝大部分的科目,故又称为包班制,以增进学童的适应与认同。
小学教育是基本教育,其教育目的注重德、智、体、群、美五育的均衡发展,各种生活基本知能的培养,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可是国内的升学竞争一直未能缓和,功课的负担相当沉重,学生除了学校的功课以外,放学后,部分家长尚安排子女参加作文班、音乐班、美术班、儿童英语班等与升学有关的学习活动。这些额外的学习,虽有其正面的意义,但却也扭曲了小学教育的本质,使得五育均衡发展的理想不易实现。
--作者:程禄基
【小学】 图片鉴赏
相关词语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