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意思和解释
【曾国藩】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人名。(公元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清湖南湘乡人。倡率湘军,灭太平天国,以功封一等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历任两江及直隶总督。治军居官,粹然有儒者风度,学通汉宋,破除汉宋门户之争。卒諡文正,着有《曾文正公全集》。
【曾国藩】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泊涵,号涤生,入翰林院后改名国藩;生于清嘉庆十六年,卒于同治十一年。祖籍衡阳,清初迁居湘乡。二十三岁考取秀才,二十四岁中举人,二十八岁中进士,朝考获一等第三名,进呈宣宗改为第二名,并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其后十年间,由七品检讨升为四品侍讲,再升为二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再擢授为内阁学士。
曾国藩年少时读书很用功,中进士后仍苦读潜修,遂奠定其日后丰富的学养。他非常敬佩理学家唐监,曾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登门向其请教「求为学之方」,唐监告之应熟读〔朱子全书〕,并且要身体力行,国藩受其影响,乃重视义理之学。以此曾国藩日后为自己日常生活所订的课程是:(1)敬;
(2)静坐;
(3)早起;
(4)读书不二;
(5)读史;
(6)谨言;
(7)养气;
(8)保身;
(9)日知所亡;
(10)月无忘所能;
(11)作字;
(12)夜不出门。可知他作息规律,并且自律性很强,因而使其修养的内容更为充实。
初在京城任事时,国藩即曾数上书直谏。太平军兴,国藩在籍奉命筹组湘军,负责对抗太平军,总而能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当年国藩治军的一大特色就是注重精神教育,而精神教育的基本原理,来自儒家的仁与礼。他说:「待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仁者,所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也。待弁兵如待子弟之心,常望其发达,望其成立,则人知恩矣。礼者,所谓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泰而不傲也。……守斯二者,虽蛮陌之邦行矣,何兵之不可治哉?」可见国藩深信道德对人心感化的力量。
国藩对于礼特别重视。他说:「古之君子之所以尽其心养其性者,不可得而见,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一秉乎礼。自内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道德;自外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政事。」他非常推崇〔五礼通考〕,认为其「举天下古今,幽明万事,而一经之以礼,可谓体大而思精」。依曾国藩对于礼的内涵的看法,认为应扩充为十四宗,即:官制、财用、盐政、漕务、钱法、冠礼、婚礼、丧礼、祭礼、兵制、兵法、刑律、地舆、河渠。这都是「经世之大法」,国藩的思想里,礼就是经世,经世就是礼,二者是一体不分的。
曾国藩也是清末自强运动的主导者,由于其受经世之学的影响,加上长期带兵的经验,使得他非常关心有关洋务的书。例如冯桂芬在咸丰十一年(1861)所着〔校邠庐抗议〕指出中国不如人者,为船坚炮利,主张在各通商口岸设船炮局的看法,便受到曾国藩的推崇。而曾国藩所练的湘军,最后终能肃清太平军,便曾受利于洋炮洋枪,所以奕欣等发动自强运动时,即极力支持。在同治二年(1863)后,许多重要的自强事业,便是由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相继推动,并均受曾国藩主导的影响。
曾国藩主导的自强事业,最重要的是设立江南制造局与派幼童赴美留学。当时曾国藩接受容闳的建议,在江南制造局厂旁设立一所兵工学校,使得自强运动得以在国内扎根,可说创军事机械教育之始。而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等科,则更是开敢中国近代史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新页。
--作者:蔡碧琏
【曾国藩】 图片鉴赏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