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易經

拼音

yì jīng

怎么读

【易经】的意思和解释

【易经】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书名。由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经的内容最早只是记载大自然、天文和气象等的变化,古代帝王作为施政之用,百姓用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传,始为哲理的书,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也称为「羲经」、「周易」。
【易经】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上古三大奇书:《黄帝内经》、《易经》、《山海经》。《易》事实上是集合了古代的《连山易|连山》、《归藏》和《周易》宋代《三字经》中提到:“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但《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两种元素的阴阳一元论去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

广义的《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分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由于《易经》成书很早,大约在西周时期,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因此春秋战国时代的人撰写了《十翼》,又称为《易传》,以解读《易经》。

普遍认为《易经》最初是占卜用的书,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中医|医学、天文、算术、文学、中国音乐|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自从十七世纪开始,《易经》亦被介绍到西方。

目录
名字的由来

《周易》一名有几种不同的解释。 

  • 「周」,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而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亦有人依据《史记》的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着。然而在几种较早期的文献,例如《论语》、《庄子》、《左传》却只称《易经》为《易》,「周易」之名最早见于《周礼》;然而《周礼》的年代,学者还有争议。所以,就文献而言,「周」应该是后来加上去。若以《周礼》的系统来看,《三易》的名称皆无朝代名,所以《周易》的「周」解释为「周普」和其它两种占筮书,比较能够相应。然而夏代是否有《连山易|连山》、商代是否有《归藏》也都还是问题。两书很可能也是「古史积累说」所言的现像。所以比较肯定的是,《易经》或《周易》原来只称为《易》。
  • 「易」,也有几种解释:
  1. 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像形字,此说出自许慎《说文解字》;而蜥蜴能够变色,俗称「变色龙」,所以「易」的变易义,为蜥蜴的引申义。
  2. 必须指出,理解西周之“易”,理当以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礼指“从容之节”,易即雅乐,都是统治阶级驾驭黎民百姓,维护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周易》保存了西周钟鼓“交响乐”的框架规制,钟鸣鼎食在西周的底层社会是难以想像的。
  3. 日月为易,像徵阴阳。取自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
  4. 日出为易。陈鼓应认为这个意思,也是「乾」的本义。
  5. 易是占卜之名。
  6. 变易、变化的意思,指天下万物是常变的,故此《周易》是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思维反映存在,所以思维也应当是不断变化的,与时俱进的,即天人合一。
  7. 交易,亦即阴消阳长、阳长阴消的相互变化。如一般的太极图所显示的一样。
  8. 『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着时空变幻,恒常的道不变。
  9. 《系辞传》:「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义似「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体会生命之美、日新又新。)

在《周礼》「太卜」的记载中,亦有《三易》的说法;《三易》是指《连山易|连山》、《归藏》和《周易》,三个不同朝代的占筮书。据说「连山」是夏朝的占筮书,「归藏」是殷商的占筮书,「周易」是周朝的占筮书。

东汉郑玄的着作〈易论〉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这句话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简易」、「变易」和「恒常不变」。即是说宇宙的事物存在状能的是1)顺乎自然的,表现出易和简两种性质;参看《周易.系辞传.上》把「易」的性质归属于「乾」,把「简」的性质归属于「坤」。2)时时在变易之中;3)又保持一种恒常。如《诗经》所说「日就月将」或「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日月的运行表现出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这是简易;其位置、形状却又时时变化,这是变易;然而总是东方出、西方落这是「不易」。

而《易经》的「经」是指经典的着作。儒家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为《五经》。如同前文所说,「经」是后来为了尊称这些书,而加上的称呼,原来《五经》只称为《易》、《诗》、《书》、《礼》、《春秋》。

历史
传统的说法

周易的成书时间历来颇多争论。传说远古的伏羲创八卦、夏禹将其扩充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记载在《连山》一书,《连山》以「艮」为第一卦。到了商朝,六十四卦的次序被重新排列,被记载在《归藏》一书,以「坤」为第一卦。

依据司马迁《史记》的记「文王拘而演周易」,后人因此认为《易经》是商朝末年、西周之初的时候确立,是周文王奠定了《易经》以「-{乾}-」为第一卦,并为每一卦写下「卦辞」(卦像的解释)。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则被认为是「爻辞」(每一爻的解释)的创立者。卦辞和爻辞的内容不单影响周朝的历史,也影响到「诗经」的文学风格。

《十翼》被认为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与再传弟子作品。它是对《易经》的诠释,有十篇,包括:一、彖上传,二、彖下传,三、像上传(又称「大像」),四、像下传(又称「小像」),五、系辞上传,六、系辞下传,七、文言传(文言是解释二卦经文的言语),八、序卦传,九、说卦传,十、杂卦传。但根据记载,《十翼》的分类方法尚有其他方式,分类方法并未达致统一。到了汉武帝以后,《十翼》被称为《易传》,并被视为《周易》的一部分。

现代的说法

在近五十年,出现了新的《易经》历史研究,西方和中国的学者根据商、周朝的占卜用的兽骨和龟甲上的甲骨文,青铜器上的钟鼎文以及其它史料研究。1973年,湖南长沙的西汉马王堆出土了将近完整的、公元前二世纪的《易经》、《道德经》和其它书籍,是现存《易经》的最早版本,并包含了以前一直被认为是孔子所着的〈系辞传〉上、下,但并不包括《十翼》其它的部分。

当代的学者怀疑周文王、孔子并非《易经》的作者,部分学者更认为六十四卦的概念比八卦更早形成。学者比较过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易经》和周朝的钟鼎文之后,认为《易经》不可能是周文王所着,最可能的成书日期应是西周后期,大约公元前九世纪末。现时一般认为《易经》并非任何一个传说或历史人物的着作,而是西周时期占筮用的文字编纂而成。

然而,历代研究《易经》的学者大多不懂得《易经》本文的意义,所以认为《易经》本文非周文王所创或是认为是西周时期占筮用的文字编纂而成都是毫无根据的臆测而已。

至于《易传》,宋代的欧阳修即已怀疑《易传》不是同一人所作,当代的学者认为《易传》里面的篇章最早出现于中国战国 (中国)|战国时期,但亦有部分篇章是西汉年代所着。清初学者惠栋说:“栋四世咸通汉学,以汉犹近古,去圣未远故也。《诗》、《礼》毛、郑,《公羊》何休,传注具存;《尚书》、《左传》,伪孔氏全采马、王,杜元凯根本贾、服;唯《周易》一经,汉学全非。”《松崖文钞》卷一《上制军尹元长先生书》

【易经】 图片鉴赏

易经

相关词语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