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意思和解释
【王守仁】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人名。(公元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代大儒,弘治进士。正德时巡抚南赣,定宸濠之乱。嘉靖时封新建伯,总督两广,破断藤峡贼,卒諡文成。其学以知行合一为主,发挥致良知之教,反对朱熹格物穷理之说,讲心学渊源于宋之陆九渊,世称姚江学派。尝筑室于阳明洞,学者称「阳明先生」,有《王文成公全书》。
【王守仁】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生平: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公元一四七二年)九月三十日,卒于嘉靖七年(公元一五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享年五十有七。以其曾结庐于会稽山阳明洞侧,学者遂尊称阳明先生。
着作:
阳明的哲学理论多见于其门人徐爱、钱德洪等人辑录的《传习录》,后人编有《王文成公全书》,最称完备。
观点:
阳明天生聪慧,自幼豪迈不羁,喜任侠,善骑射,慨然有经营四方之志,一生经多次艰苦的磨练,始能在学问事功方面有伟大的成就。故其门人钱德洪说:「先生之学,得之患难幽独中。」(年谱卷二阳明先生年谱序)至其思想的要义,则为「知行合一」、「静坐澄心」、「存天理去人欲」及「致良知」等,自身构成了一贯的体系。
【王守仁】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生,早年曾在浙江四明山的阳明洞(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二十里会稽山上)筑室读书讲学,自号阳明子,所以后世的人都尊称他为阳明先生。
阳明幼时即聪颖过人,有过目成诵的智慧。十一岁时,因父亲在京师做官,迎养他祖父竹轩公,祖孙二人相偕前往游金山时,祖父与客人饮酒赋诗,诗尚未成,阳明竟从旁赋诗一首:「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辞意豪迈,俨然大家之风。及入垫就学,复以何者为天下第一等事为问,对垫师「读书登第」之回答,不以为然,认为读书的目的在成为圣贤。可见其志向之远大。
后从娄一斋问学,一斋告以宋儒格物致知之义,并说圣贤可力学而成;阳明受此放发,归而取诸经于史遍读之,刻苦力学,每至夜分。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阳明二十八岁,中进士,即上陈边务八事,其意见未蒙孝宗采纳。弘治十五年,阳明三十一岁,因钻研圣贤之学,用功过度,告病还乡,筑室阳明洞,穷究仙释二家之学。
三十四岁时,阳明致力授徒讲学,遇当时翰林院庶吉士湛若水,相契定交,共倡圣贤之声。三十五岁时,值武宗登基,阳明触怒了操持朝中权柄的宦官刘瑾,廷杖四十后,谪宜龙场驿丞。阳明虽处穷荒,仍为学不辍,贵州提学副使席书,为创书院,率诸生师事之。
正德五年(1510)春,刘瑾伏诛,阳明调升庐陵(今江西吉安县)知县,阳明到任后,为政不事威刑,以开导人心为本,使民知自爱,兴利除弊,囹固为空。同年十二月,升南京刑部主事;其时,后军都督府都事黄绾、吏部郎中方献夫等,势位皆高于阳明,先后及门受业。学者闻风兴起,相率从游,络绎不绝。
阳明不仅学问渊博,对兵家韬略骑射,亦极有心得;在事功方面,阳明以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剿灭南中各地之盗贼,宁藩叛变,阳明起兵勤王,加以平定。
阳明在赣,虽军旅云扰,仍讲学不辍;其〔与薛侃书〕中曾有「破山中贼易,被心中贼难」之语。阳明平定赣南,采剿抚并用策略,以收各个击破之功。诸贼平定后,阳明又为立社学,举乡约,使民俗丕变;更着〔训蒙大意〕、刻古本〔大学〕及〔朱子晚年定论〕等书。复修濂溪书院,聚徒讲学白鹿洞,敦礼崇德,化俗移风,树百年之大计,立久安之良规,竭忠殚智,化顽为良,后世谓其「德垂百世」,良非过誉。
阳明之学,始泛滥于词章,再沈思于宋学,继出入于佛老。及谪官龙场,居夷三载,因心衡虑,忽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于是破先儒之成说,探圣学之本源,让而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之教,无一不以救学者支离、务华、不实之病为本。
关于阳明之学术,其门人黄绾指出:「其学大要有三:一曰致良知,实本先民之言,盖致知出于孔氏,而良知出于孟蚵性善之论;二曰亲民,亦本先民之言,盖〔大学〕旧本所谓亲民者,……凡亲贤乐利,与民同其好恶,而为絜矩之道者是也;三日知行合一,亦本先王之言,盖知至至之,如终终之,只一事也,欲人言行相顾,勿事空言以为学也。是其学乃所谓阐尧、舜之正传,而为孔子之心印也。」按阳明致良知圣学,统摄其「亲民」说及「知行合一」之说,为其从万死千难中感悟出来,极为得意。故阳明与杨仕鸣书牍中有云:「区区所论,致良知三字,乃孔门正法眼藏。于此见得其的,直是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若诸三王而不谬,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由此者方谓之知道,得此者谓之有德。」又其〔传习录〕中答欧阳崇一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其意即谓:致吾心于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致即行也,致此理即行此理,故曰「知行合一」;以良知为天理,亦所谓「心即理」也。阳明先生门人遍天下,其于学术之创获,实已不朽。
嘉靖五年(1526),广西田州土族岑猛作乱,由都御史姚镆领军讨平。次年,岑猛部下又聚众作乱,攻陷思恩,姚镆结合西南四省兵力征讨,久不能平,朝廷降旨令阳明出征,阳明扶病前往,恩威并用,不但将思田之乱平定,并进击八寨与断藤峡蛮贼,终一举荡平。为长治久安计,阳明量地设官,抚慰夷民,振兴教育,一切经略事宜,无不躬亲任之,此时因辛劳过度,阳明病况已日趋严重,乃告病退休。举巡抚林富自代,不及俟命而归。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舟行经江西南安的青龙铺,病卒舟中,享年五十七岁。
阳明卒后又因奸人进让,朝廷下诏停止世袭与恩典,并禁讲阳明之学。一直到阳明残后三十九年,穆宗隆庆元年(1567)始有人为之平反。同年五月,诏赠阳明为新建侯,说文成。万历中,从祀孔子庙廷。
--作者:程运
【王守仁】 图片鉴赏
词海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